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辅导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黄福享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辅导教学法是以“扶、帮、促”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宗旨的一种互动性、创造性交流活动。教师善教、学生善学,教与学双方是在平等、互为中完成,教师应起到灵魂、组织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辅导教学法,取得一定的成效。
       1.注重课前辅导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受就业市场的影响,不少初中生上高中考大学无门或迫于家长的压力进职校,学习目标不明确。笔者从多年教学中体会到:对中职生教育靠硬压不行,思想是源头,兴趣是关键。正如王晓春老师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只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先不急于讲课文,而是挑选一些易读、易懂、易记和富有文采、可读性强的精美短文(诗词)推荐给学生,以文养性,转移兴趣,并以此为契机,加强课前辅导教学,对学习上碰到的问题就“扶一把”,进行细节辅导、逐一指点,及时表扬敢问敢说的学生,与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在学习张胜友的《潮涌浦东》一文时,课前笔者设计好几个问题给学生思考:这篇解说词介绍谁?“涌”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本文阐述的中心是什么?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辅导时有意借题发挥:你去过上海吗?哪里最好玩?学生会七嘴八舌、绘声绘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起来,趁着兴趣,言归正传:浦东——上海(新区、改革开放的丰碑);涌——速度、力度,实力、吸引力;中心——改革的成功和成就的巨大。这样一引一导,有目的、有分别地开展课前辅导教学(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学生既学得有味,也学有所得,学习神经被牵动了,慢慢形成了一种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当自读其他文章时,这种习惯就凸显它的优势,极大地诱发学生的潜力,为课堂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如孔子《礼记·学记》中“教学相长”、“君子之教,喻也”揭示了与辅导教学不谋而合的教学观。
       2.加强课堂辅导教学,引导学生汲取新知识营养。
       现行中职教育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技能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面对知识、能力、素质下降的中职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简单说教只令学生厌学,变着法儿会挑动他们的灵感和情致。正如亚冬会日本共同社记者白井弘史颇有意味的话:“行行好,来点不同的曲奇”。课堂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方互动性情感流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生成教师的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在辅导教学中提出:“啊其两端”(提出问题的正反两面)。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实施课堂辅导教学法,在学习上“帮一程”,从多角度、多方位来开掘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技能。可谓“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学习吴冠中《画里阴晴》一文时,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接着从题目入手,剖析其含义。题目“阴”指什么?“晴”又指什么?“阴”和“晴”互相对立,放在一起是否矛盾?让学生分组讨论释疑,要求从文中寻找答案,然后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学生理清两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阴”指中国水墨画的技法、风格和特点(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思归);“晴”指西洋水彩画的技法、风格和特点(追求阳光、酷爱鲜艳色彩)。“阴”和“晴”代表两种画的不同技法、风格和特点,虽然矛盾,但通过加工是可以合成的,正如文中所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两种都画不纯了”、“头发都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这样一比较一提示,文章的主旨就水落石出——艺术创作贵在创新。学生既掌握重点、解决难点,又接触到新知识。可见,课堂辅导教学是二味催化剂、润滑剂,是一座桥梁,是一叶风帆,把学生带到知识的彼岸。通过开展课堂辅导教学,扩充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学生学起来又好又快,学习热情与日俱增,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3.抓住课后辅导教学,敦促学生巩固新知识。
       事实上,不少学生没注意到学习的连贯性和渐进性,课后往往只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不愿花时间学语文,加上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劲头、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一定要及时挖出“病灶”,“对症下药”,乘着堂上留下的余温,趁热打铁,采取课后追踪辅导,以帮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为切入点,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疏通课文知识要点,尽可能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料给学生阅读,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接招破解”,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把学生的成绩促上去。
       在学习李健吾《雨中登泰山》这篇游记时,先指导学生围绕一个“雨”字,重点领会泰山中的“雨”、雨中的“泰山”和“雨趣”、“雨乐”所抒写的特有的雨景、雨情,领略泰山的韵美,继而把握文章的主题。在课后辅导时,对课堂学过的内容只作扼要提示,着重扩展诵读,有杜甫《望岳》、李健吾谈《雨中登泰山》、姚鼐《登泰山记》,以不同的篇目、不同的形式对照本文,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扩充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怡情自乐,一举两得。
       其实,这里谈三方面的辅导教学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学习三部曲(预习——上课——复习)同工异曲,它揭示了学习的规律:分三步走,实行链条式,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习,即“扶”(扶一把),就是启发诱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步入学习之门;上课,即“帮”(帮一程),可根据文章特点和内容设计,带着学生一步步跨入这个门,探究个中的玄机,明白其中的关系;复习,即“促”(促上去),就是回忆认知,重温再现,指导学生学会操控这个门。三者有机结合,能有效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施耐庵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第10回时,首先布置预习:看原著第10回,有时间的再看第9回和第11回;然后上课时请学生概述第10回的故事梗概,教师介绍林冲故事发展的四个阶段,着重分析本文内容,分步设置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全过程,揭示林冲走上反抗的根本原因——逼;最后复习时组织学生集中观看VCD碟《水浒传》电影,并写观后感在班上交流:小说如何突出一个“逼”字,试举例分析。这样,学生既学得有趣,又学得有序,还学得有物,三个“回合”就基本掌握本文内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他们课后的言谈中传递出意犹未尽的意味。
       一年来,通过开展语文课堂辅导实践教学,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慢慢的热起来,学习成绩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见,课堂辅导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
       美国NBA火箭队遭受四连败之后,著名球星麦迪感慨说:“没有姚明的日子是多么难过。”这道出其中的奥妙:一个团队不能缺少领军人物,他是团队的灵魂。因此,学生是否学得好关乎教师是否教得活,学生能否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事关教师能否准确导航。语文教师要充分扮演好领航人这个角色,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加强辅导教学,推进师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借助辅导教学这个平台,传递心声,传动教情、学情,打造一个教与学的活力地带,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作出贡献。
       黄福享,广东江门中医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