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中学语文与科普教育
作者:刘闰润 余庆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科学普及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科学技术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普,不仅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而且使公众欣赏、理解和参与其中,正符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特征,也使传统科普的内涵更加广泛与深刻。
       中学语文一直是科普教育一个很好的平台。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科学的主题不断被提及,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的教材(包括课外读物)、考试中呈现出不断更新和增加的趋势。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顾之川在《就中学语文教材中科学类作品答记者问》中说“学语文教学应该也必须关注科学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科学类文章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来看,当今的中学生也喜欢读科学类作品。语文教材编选自然科学类作品,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陶冶”。
       这种现象是可喜的,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和实现科普教育呢?这是我们在现象背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先要来了解现代科普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科普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实质是提高人的整体素养,让青少年通过教科书多接触一些科普、科幻、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对提高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能力,对他们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文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必然性的认识,都充满了美学上的意义。伟大的数学家庞加莱这样说过:“科学家研究自然并不是因为它有用,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爱它,他喜爱它是因为它美。如果它不美,它就不值得被人知道,而如果自然不值得知道,人也就不值得活下去。当然,我这里说的并不是那种激动感官的美——那种品质上和外观上的美;并不是我低估那种美,远远不是如此,但那种美跟科学不相干;我说的是各部分之间和谐有序的更深刻的美,是一个纯洁的心灵所能掌握的美。”在这里,科学的美是在公理、公式、定理、定律、大胆的假说和反复的实验实践中得来,这种美是严谨朴素之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简单与深刻、严谨与模糊、有序与无序等奇异的美。而在它们背后正是体现人类的智慧、想象、创造和探索。
       在这种科学美的指引下,优秀的科普作品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文化的理念,更多关注的是对科学精神的宣传、是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对科学方法的学习、是对科学的人文理解。
       那么,如何实现中学语文中的科普教学呢?
       现代科普的定义必然要带来新的科普教学改革。中国基础教育网上曾经转载过摩罗写的《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这篇文章中专门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摩罗:现在中学生一上语文课就怕,不大有人听语文课。最有诗意的课成了最可怕的课。
       余杰:语文教材中的文体分类也很糟糕,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大块。我认为应当取消说明文这一块。说明文的教学目的表面上是要使学生在实际中广泛运用语言文字,设想很好,但作用恰恰相反。比如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非常繁琐,非常枯燥,对提高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没有什么帮助。这类文章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摩罗:《景泰蓝的制作》我不知教了多少遍,可我什么也没得到。靠这样的文章学习文学、学习写作、学习科学、学习工艺都是不可能的。它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甚至觉得语文课是难以忍受的折磨。
       余杰:现在对科普文章的选择非常差。
       钱理群:可是科普文章还是必须有一些,不能全是文学,还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从以上对话和目前不少学校语文科普类教学及考试状况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科普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弊端。科普类作品教学多半乏味、枯燥、生涩、索然无味,课后练习及考试情况不佳,如果不是因为应试的需要,也许不少教师和学生会放弃,情况不太理想。可实际情况却又表明中学生对科普知识普遍感兴趣,渴望了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都喜欢像《国家地理》、《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杂志,如果是电视栏目,他们会首选中央十台,对科学技术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美好的憧憬。可为什么科学普及进入中学语文课堂遭遇到这样尴尬的境地呢?是孩子们排斥艰深的科学知识还是教材上的范文太单调落伍,是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还是为应付考试机械化的训练……?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问题肯定是多方面。我们首先从教材范文的选择说起。
       目前国内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接触还不是太多,教育工作者不太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作,这也让专家学者选择范文时煞费苦心,选择合适的科普文章成为不少编委头疼的事情。一方面是诸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等名家之作,虽然曾经影响了整整两代中国人,但离当今学生的生活年代较久远;一方面是一些反映当代最新科技发展的科普作品,专业人士能读懂,可学生们觉得阅读有障碍,老师也反映不好教。中学语文在选择有关科普作品时除了适合作为范文以外还必须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究竟什么样的科普作品才适合当今中学生的口味并适合作范文呢?不少语文专家呼吁:希望从事科普创作的作家、科学家以及所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识之士,创作和推荐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走进中学语文教育的课堂。范文除体式规范外,还需要知识更新和智能含量,也需要补充像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诗、科学考察记、科学家传记、科学报告文学、科学小说(科幻小说)这样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浓厚兴趣的作品。目前除传统的科普名作,像叶至善、卞毓麟、张景中、位梦华、沈致远、陶士龙等等的科普作品,还有不少国外科普作家的经典作品都逐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比如美国杜邦公司中央研究院院士沈致远先生的作品《说数》、《师法自然》等7篇文章已收入我国大、中学语文教材,读者看后无不拍案叫绝。这些作家的作品有较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将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紧密融合,呼唤人类的良知和理性,关注人类的命运,文笔优美,而且不少作品还将学生的视线引入科学前沿,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科学魅力、科学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了让人眼睛一亮、学生爱读的科普范文,下一步就是教学。生活因科技而变化,科普类文章的教学也应因时代而创新。语文科普类教学是融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科学精神、人格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是对文理交融的思考和提升。
       在科普文章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过于注重理性,较严肃,或拘泥于简单介绍说明文方法,或企图透彻讲解纯粹知识灌输,把现代科普类文章看的太窄太实用,体会不出科学启蒙精神和科学之美,自然就会使整个教学环节缺乏感染力、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诚然,现代科学知识是严肃的,但传播讲解科学知识教师大可选择生动活泼的形式,广阔的视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展示自然科学的美,让这类文章的教学变得更有亲和力,而摈弃灌输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更会让学生体味“科学好玩”的乐趣,感受科学中的人文情怀,深层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其实不少科普作品,比如科学小品,文学性较强,通常具有人情味、富有哲理,会通过故事讲述科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科普作品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参与到科学观察实践和科学普及中去。比如,在科普作品的形式和结构中考虑设置相应的环节,让学生结合作品进行自学:自己收集信息、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做出评价、自己反复验证,去亲自(虚拟)实践研究的过程,使得语文学习成为具有科学实践性的活动,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和求真的态度,将科普作品阅读与学习尝试科普写作紧密衔接,使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抽象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都得到加强。
       新的科普理念同样是对语文教师新的挑战,教师要善于调动和启发学生的感情世界、经验世界,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从而与作者所阐述的科学知识产生联系与契合,将作者的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除了讲解科普作品的功能外,更需要科学知识的更新和对科学的敏感性,通过学习现代科技,开拓知识视野,深刻地理解科学内涵,教学方式才会因此更充满活力与激情,更受学生的欢迎。
       倍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科技与人文的和谐是人类的理想。科普学习的革命正在到来,探讨中学语文与科普教育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因为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的热情、智慧的生存正是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起点。
       刘闰润,湖北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余庆华,湖北鄂州大学传媒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