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初中写景古文与文言常用字的关系
作者:梁玉晶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中国特有的问题就是文言文的教学问题。学生正式接触、学习文言文是从初中开始的。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主要包括两大类:文言诗歌和文言散文。文言散文遣词造句比较自由,常用一些文言虚词使语气连贯,因此,学生要熟悉文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形成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主要依靠阅读教材中的文言散文来获得。
       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记叙体和议论体。记叙体又可以分为四类:故事类、人物传记类、景物记、见闻录。(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0.)考虑到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学教材中的选文主要是记叙体的。在记叙体这四类中,从文言用词看,由于故事类、人物传记类、见闻录这三类中的记叙文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体现较明显,特别是涉及到与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局有关的文字较多,因而从用词的范围、词性的角度看,这三类是相近的。为了研究文学体裁与文言常用字之间关系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它们总体归入一个大的类别:记人记事题材的文章。
       纵观80年代以后的初中语文教材,写景文有日趋增多的趋势。从篇数上,1980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31篇文言文基本篇目中,有三篇是写景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三峡》),约占总篇目的10%;到了1988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27篇基本篇目中有五篇是写景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满井游记》),约占基本篇目的18.5%;到了新世纪,2001年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中,25篇文言文精读篇目中写景散文占有7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三峡》、《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约占精读篇目的28%。另外,在其他12篇略读课文中还有三篇写景文章:《满井游记》、《观潮》、《湖心亭看雪》。再从总字数看,1988版课文选入的写景古文字数为2391个,约占总字数的16.7%(总字数为14319个字);2001年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的写景古文字数为3226个字,占总字数的25.7%(总字数为12538个)。
       写景状物的文言文之所以越来越受到编者们的厚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当今重视文言文诵读的教学方式有关。写景状物的文言文一般讲究语言的洗练和文字的富有表现力,讲究修辞上的押韵和对仗,多用短句,因此与其他类散文比较,更适于低年级的学生朗读与背诵。
       文章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还离不开对文言常用字的掌握与积累。王力先生曾指出:“如果说,寻求一种系统性的学习方法,使古书的阅读水平提高得很快,这种钥匙是有的,那就是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选编中学教材文言文的篇目时,除了是名篇易于诵读外,还应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文章能够尽可能多地重现文言常用字的数量及重现常用字的多个常见义项,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是理想的文言文教材。
       关于文言文常用字,王力先生统计出了1086个,但主要是供高等院校文科学生用的,关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应掌握哪些,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范围。199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150个常用实词,到了2000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删减为120个常用实词,人教社2003年版新编高中《文言读本》的附录里,编者选入了651个文言常用实词,其中包括《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120个常用实词。考虑到初高中教材上的衔接性,本论文主要以此为根据,通过具体考查1988版人教社的初中语文课本与2001版人教社新课标课本,来具体分析写景的文言文和写人记事的文言文在文言常用字的使用范围和出现频次上的区别。
       笔者曾把1988版和2001版初中语文教材范文系统中的文言文常用字与2001版高中《文言读本》中规定的651个常用实词进行比较,发现在范文总字数1988版比2001版多1781字的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字,在1988版教材中出现的平均字频为10.98次,而2001版平均字频为9.45次;《文言读本》中规定的其他字词(535个)中,1988版出现了466个,平均字频为9.61次;而2001版出现了462个,平均字频为7.27次。通过对这两套教材文言文体裁的比较,如前所述,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写景古文在总字数中所占比例的增大(1988版写景古文字数约占总字数的16.7%;2001年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的写景古文字数约占总字数的25.7%)。
       初中新教材中写景文言文的增多,是否会影响到课文中文言常用字使用的数量和频次呢?不同体裁的文章,特别是记叙文中的写景文和一般的写人、写事的文章,在常用词的使用范围和出现频次方面会有区别吗?
       笔者从1988版和2001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不同体裁的文章,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2003年新编高中《文言读本》中列出的文言常用实词从两方面加以具体比较。
       首先,查找了1988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童区寄传》和2001年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的《观潮》并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因为这两篇文章字数相近,但体裁不同(《童区寄传》311个字,属于人物传记;《观潮》306个字,属于写景文言文)。
       在《童区寄传》中,《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中出现了20个,《文言读本》中出现的其他文言常用字有51个,平均出现频次为1.423次。在《观潮》中,《大纲》中规定的120个常用实词中只出现了10个;《文言读本》中出现的其他文言常用字共59个,出现的这69个字的平均字频为1.405次。(具体字可参考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此部分内容,下同。)
       可以看出,虽然这两篇文章总字数相近,但从出现常用字的字频和数量来看,《童区寄传》比《观潮》要高。特别是从《大纲》所规定的120个重点常用实词来看,《童区寄传》中出现的常用字的数量是《观潮》的两倍。
       另外,考虑到取样的广泛性,笔者又分别从1988版和2001版两套教材中选取总字数相等(2237个字)的多篇记人记事题材的文章(包括记叙文片段,具体篇目为:《满井游记》、《观潮》、《三峡》、《山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多篇写景散文(包括写景文片段,具体篇目为:《干将莫邪》、《乐羊子妻》、《卖油翁》、《黔之驴》、《扁鹊见蔡桓公》、《周处》、《童区寄传》、《赵括之母》、《乐工罗程》加以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记人记事体裁的文章在120个常用字中,出现了64个,平均出现频次为3.75次;《文言读本》中651个常用实词中出现了286个,平均字频为2.9次。而写景散文在120个常用字中,出现了53个,平均频次为3.09次。《文言读本》中651个常用实词中出现了274个,平均字频为2.64次。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的具体比较,都验证了一点:写景的文言文中文言常用字的数量和频次都要低于一般写人记事类文章。
       北师大王宁教授曾提到:“对阅读文言文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能力需要逐渐培养,即:语言认读能力,理解与分析能力,鉴别与审美能力。在这三方面的能力中,语言认读能力是最基础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认读能力,是一项综合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文言词汇知识的掌握与文言词汇的认读和积累是最早遇到而需要贯彻始终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写景类的山水小品,内容清新,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是学生诵读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好材料。写景古文中的一些文言词语至今仍散发着活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学生掌握文言常用字,培养阅读古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这类体裁的文章又确实难以担当此重任。因此,对这部分文学体裁的文章,笔者认为不妨把它们更多地放在教材后面的推荐背诵篇目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朗读背过即可,而在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阅读那些文言常用字出现范围广,出现频次多的写人、记事类文章,让学生举一反三,切实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梁玉晶,山东淄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