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永别了,武器》艺术风格浅析
作者:刘元英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优秀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当代的文学杰作。
       《永别了,武器》(以下简称《永》)以大战中的意大利为背景,以战争和爱情为主线,展示了主人公享利从一个对战争的危害与破坏全然不知的青年,在疯狂而恐怖的战争中逐渐觉醒,并演变成一个失望、空虚、痛苦、迷惘的青年的人生历程。关于其艺术风格,几十年来西方文坛一直争论不休,有人强调他的象征主义,有人强调他的讽刺,还有人主张他的现代主义,也有人说是自然主义,也有人说他是批判现实主义。其实,海明威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也不属于任何流派,而是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一、遗词造句的简洁洗炼和思想感情的含蓄深沉是海明威艺术特色中最突出的特征。
       这种风格早在他创作的初期就已经显露出来,而在《永》中,他更是极尽字斟句酌精雕细刻之能事,这种简炼的文字,使他几乎达到了“点石成金”的艺术境界。著名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认为海明威“在艺术上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就像深水中的一束晶莹光柱。”威尔逊的评价是准确而独到的。海明威懂得如何用最简单的词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思想,如何去掉繁文缛节而使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具体的说,海明威是通过以下几点取得这种效果的。
       1、其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几乎不用各种修饰性从句。他依靠名词的准确和动词的生动直接触及事物的本来面目,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使事物的基本色彩清楚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如何使词语简洁?这儿有一个生动真实的例子。有一次,海明威的儿子在练笔,其中写到一只鸟从巢里掉下来之后,这个鸟出乎意外,发现自己可以展翅飞去,不会撞在下面的岩石上,他的儿子用了一句“突然之间它发现自己可以飞了”,把原来的短句改为一个词语,海明威赞扬儿子,说他可以得奖了,并教导说:“用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保持动作的连续性。”这句话道出了海明威写作的秘方:少用副词、形容词等修饰语可以保持叙述的连续性,否则会不停的打断叙述,反而妨碍了意思的表达。
       2、人物对话采用美国口语,给文学作品带来生气,这样做体现了人物个性,也清楚的揭示了人物心理。马克·吐温对文学的最大贡献就是用口语写作,用短句写作,海明威向他学习的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他的叙述语言继承了马克·吐温的乡村土语,本土风味的文风。与马克·吐温相似,海明威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这有助于他形成自由不拘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读者丝毫嗅不到学院派的陈腐的气味,感觉不到条条框框的文学规则,那么清新、纯净,就像出水的芙蓉,滋润新鲜,吮吸着生活的甘甜的露水,保持着生活的原汁原味。
       但海明威没有全盘吸收马克·吐温,在叙述上他保留了自己的特色。马克·吐温幽默风趣,逗人发笑,他的幽默漫天飞舞,随处可见,海明威基本上正经八百,难得幽默,但他的每个句子都是“简短的,正规化的,能上语法书分析”。
       3、他总是选择那些尽可能不直接影响读者却又能使读者产生联想的词句。例如,写到某人说话的胆怯,一般作家除了对讲话环境进行烘托描写之外,还常常会这么写:“他声音惊恐,结结巴巴地说道,”或者诸如此类的句子,而海明威除了对必要的讲话环境作出描写之外,至多只用“他说道”这么简单的语句。海明威很少用比喻、拟人,他喜欢直截了当,是什么感觉,就直接写下来。超然简朴,简洁洗练,他喜欢冰山,喜欢冰山的冰雪皑皑,冷峻苍茫,他是穿越冰山的勇士,坚强勇敢。
       4、采用新闻报道式的风格和有节奏的句子结构展示精心选择的材料。众所周知,海明威年轻时就是战地记者,在基萨斯市的《星报》工作过,那家报纸极为讲究文风,对每一名记者都提出具体的要求。战后,他作为驻欧记者,向国内拍电报,报道欧洲战事,更形成了一种浓缩、紧凑的文体,练就了扎实的写作功底,擅长运用简单句型和有限词汇来渲染气氛,句子结构也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旨在召唤一种心理印象。
       以上种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他后来创作的“冰山原则”。
       二、意蕴深刻的象征手法运用使得《永》独具特色。
       在作品中,海明威运用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物象,再让读者的具体物象激发经验想象和情感,去发掘其中的意蕴。作品一开始就展示出一幅萧瑟凄惨的景象:漫天的尘土和枯黄的落叶,秋末的寒风和初冬的阴雨。阴雨之中霍乱继起,军队中一下子就死了七千人。战争未起,先折兵马。不祥之兆给全书奠定了低沉的基调。
       海明威的象征手法主要的三个方面:天,地,人。
       天,指天气变化。如雨,暗示着灾难与不幸,阴雨在整个作品中始终起着陪衬作用。《永》第一章的结尾“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雨来了。”卡波雷托战役失利后,混乱不堪的大队人马在阴雨中溃退;亨利差点被盟军枪决也是在雨夜;享利和巴克莱在阴雨中逃往瑞士;死神也在阴雨中降到卡萨玲身上,风和日丽只是在阴霾漫天之间的短暂现象。海明威抓住晴天的间隙,及时表现享利和卡萨玲的美好爱情,气候的好坏与主题的发展直接相关。晴天是短暂的,因此,美好的爱情也是不会长久,海明威借此来否定残酷的战争。
       地,指地点。作品中战争和死亡总是发生在平原、丘地,而高山、高原则总与美好幸福相联系。例如,享利和卡萨玲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就是在瑞士的一座高山上渡过的。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成了遥远的过去,也许根本就没有战争。他不愿回想战争,努力从这种思想中摆脱出来。他们在高山上租了间房子,相亲相爱,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怕这一切会失去。
       人,小说中的人,都具有特殊的道德品行,遵循某种行为准则。虽然海明威笔下的西方现代世界,充满了残酷、绝望、失败和死亡,但是,即使在他表现极度悲痛的小说中,他仍然作出了正面肯定;人生虽然毫无意义,无目的,同时也无方向,但人的行为却仍然遵循一定的准则。就是:要生活的真诚、勇敢,有风格,他认为:“一个人生来就不是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但决不可以打败他。”他也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败也要败的漂亮,最差在精神上还是胜利的。正因为此,后来有批评家将海明威的这种“精神胜利法”与鲁迅笔下的阿Q相比较。
       三、真实性是海明威创作最打动读者的地方,也是他所追求的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许多人物形象上都有着海明威个人经历的影子。我们知道,海明威的一生是在冒险的经历、战争与死亡的威胁以及个人生活的磨难和挫折中度过的,他的性格中也具有喜欢冒险猎奇、争强好胜和不甘失败的特点。他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但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残酷无情,从不叹息,他纵然悲观但并不消沉,颓废,而是凭着自己那种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生活环境进行着抗争。他是一个真正的硬汉子,在他的创作中处处可见这种“硬汉性格”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深深的震撼着亿万读者的心。在他的遗作《海流中的岛屿》中那个受了伤,可能要死去的主人公所说的:“别操心,老兄……你一辈子走的就是这条路。”这句话,正是海明威一生性格和精神特征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将他的小说创作当作实现自我的一条途径,在塑造作品人物的同时,又塑造了另一个自我。
       在美国文学史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为数不多。海明威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白鲸》的作者赫尔曼·麦尔维尔把辽阔的海洋当作他的大学课堂,那么海明威的大学则在欧洲大陆。海明威的大学第一课是战争。1918年春天,未满19岁的海明威加入了美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前往意大利参加救护工作。他在车队当司机,被授予中尉军衔。同年八月身负重伤,在米兰的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治疗,在此期间,他与照料他的护士阿格尼斯产生爱情。后来,这位护士死于难产。海明威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
       总之,海明威的长篇著作《永》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实,海明威的其他著作也有着这样的风格,例如《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海明威是驾驭叙事艺术的高手,他在美国文学史上重要性不在于他写了什么,而在于他怎么写。他改变了欧化的文风,写的短而精,少而含蓄,叙述隐藏而不晦涩,他在叙事语言上的超越是将美国日常词汇、口语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平淡而不贫乏,朴素而不干巴,铿锵有力,字字珠玑,他的素美的文风为美国文学平添了一道风景线。他的这种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董衡巽先生说他的影响是弥散性的,的确,海明威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的神韵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当代世界文学的天地中了。
       刘元英,女,陕西靖边人,陕西延安大学文学院0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