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白岩松。当谈到成功时,白岩松说,他作央视主持人成为公众人物是工作的分工,无所谓成功不成功的问题。说得对。这有力地驳斥了社会上时髦的所谓“成功论”。在许多人看来或发财或当官或出名才是成功。此观点“庸俗成功论”也。之所以称“庸俗成功论”,是它只从表象看成功,没有从深层理解成功,没弄懂成功的内涵。这种论调是对成功的误解、曲解、污蔑和亵渎。据笔者看,在以民为本的社会里,成功起码有以下几种:
成功者应使多数人受益,受益人越多越为成功。像高政,他不懈努力冒着巨大风险揭露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他拯救了千千万万孩子也为孩子们父母解了忧。92岁的白方礼从74岁开始用蹬三轮车挣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18年间他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被称为“当代武训”。为“三农”问题付出沉重代价的李昌平、桂晓奇也属成功者,尽管他二人至今仍流落他乡……
成功者应为人类、国家和社会作奉献。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则是。这类成功人士应包括揭露西安体彩财务黑幕的栾文棠和河北省与腐败分子程维高一拼到底的郭光允。李振祥、王勇、朱小波被骗入重庆欧丽曼非法传销公司。三位大学生成功地逃走后,他们像当年杨子荣闯威虎山一样,又赴重庆冒着随时都有被打死的危险搜集证据,进行艰难的卧底,大力协助警方破获了轰动全国传销大案。解救出深陷其中的两千多名大学生;出资4千万元建立敬老公寓的四川民营企业家王德彬、40年如一日奉养9位老人的湖南省的欧阳明友、状告乙肝歧视的第一人张先著和打赢河北省首例艾滋病官司的王为军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著名华裔作家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作者,为了该书出版,她翻查大量资料,对相关当事人进行细致访谈,将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活生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此她受到日本极右势力的种种责难、恐吓和威胁。她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严重的精神忧郁症,终以自杀结束了36岁的生命。
成功人士不仅生前被认可,就是死后也不被遗忘,仍被赞誉影响后人,这才是最大的成功,永久性的成功。在此就不从遥远说起了,提建国以来几位成功人士。这里应该包括张志新、遇罗克、林昭、顾准、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孟泰、王进喜、张秉贵、时传祥……
古老偌大的中国成功者当然不只是这几个人,这几种,然而不论多少人,多少种,标准只有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奉献而不是个人的风光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