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振宇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大语文的改革趋势向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对于受老套语文教学模式影响的语文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成了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对于艺术家而言,风格就是生命,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又何尝不是呢?见于此,首先应考虑的是风格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独特的审美视角。审美是指用目光透视事物内涵,审视事物的内在本质,探求美的东西的一种观察、分析、思考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师艺术风格的形成首要的是应具备独特的审美视角,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探寻事物的内蕴、内涵。就一节课而言,教参上的提示只具备参考价值,如要上好课,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如:初中语文(人教社)第二册《荔枝蜜》一文的教学,若从教参上把握,则课就很难有其特色;若跳出教参来上,效果就不同了,比如抓文章中的关键词“高尚”展开,还可以按情感的逆向变化延伸来探索,这样,避开了教学的单一性、传统性,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跳动了起来。由此延伸,只有按三个独到设计语文课,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教学生以知、授学生以渔。甚至有时变换教学角度,可顺推、可逆转、可反其道而行之,在不断的视角变换中寻找课文的美、语言的美、从而达到追求人性的善。
       二、丰富的生活沉淀。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特殊性已从总体上向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生活体验。具备了广博的知识,语文课上教者才能在文字的铺排中游刃有余;具备了精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和探究课文内容时也才能将理论化为实践。这一切都具体于丰富的生活沉淀上。怎样达到这一点呢?我想:应力求追求生活的真、善、美,只有如此,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才能较完整的体现出来,也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没有对生活的精深体悟,何来语文课上的津津乐道?又何来语文课上的趣味横生?又何来语文课的风格独具呢?
       三、长期的教学探索。“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这是对灵感的最好概述,语文课堂上也应有灵感的闪现,正所谓妙在毫发之间。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才能达到这一点头脑中不断的深思所授之法,所教之文、所引之路。从捷径中觅新意,从趣味中体悟人生的美点,从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等多方面来综观全局。一节课有多种不同的授法,每种授法里又有多种不同的技巧把握,每种技巧把握上又有多种不同的解答之法。古人云:文无定法。由这一点拓开,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应达到教无定法,不能因一种模式的成功而永无更改。“无招胜有招”,“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看似简单的文字,应通过挖掘、开拓、获取精华。不断的追求可以锻造一个人的品格,不断的探索更可激发出语文教学旅程里匠心独具的火花。
       四、个性化的语言技巧。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一个会运用口语的人,个性化的语言技巧把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高低。这不仅仅是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么简单,对于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读法,对于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发音,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交流上更应注意语言技巧,故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性格的不同很明确的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好的语言技巧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凝重之时不同,喜悦之时不同,该缓的时候注意拖腔的把握,该快的时候注意吐字的清晰度等等。只有准确的体现语言的个性,才能扣人心弦。
       要在语文教学领域教出自己的特色,以上四个方面都必须注意。当诸多条件彼此作用并发生联系时,才能真正形成语文教师独有的教学风格。
       黄振宇,教师,现居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