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作文教学中的引导艺术
作者:杜方书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哎,又要写作文了!”这是作文课上学生感喟最多的一句话。的确,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的局面很尴尬。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上“为赋新词强说愁”,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整节课只写出一两段晦涩的、干巴巴的句子,个别学生还有一种无赖的“狡猾”,知道某天要写作文了,就事先抄好文章,课堂上巧妙地移花接木,抑或是临堂发挥,参考积累,乱搞“拉郎配”,东拼西凑起“佳作”。
       无东西可写,这是课改之前作文课最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按照课改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的能力。一句话,就是要引导学生写“活”的东西。就此,谈点自己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写自己的观察所得。“留心处处皆学问。”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是创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没东西可写,不是没有生活体验,而是没有观察习惯。著名教育家朱显驹说:“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教给学生‘金’的方法……”《九年义务教育调整意见》也有这样的阐述:语文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感悟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家庭里,培养他们观察父母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留心他们敬老爱小的生活细节,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写进日记,归成类别。上学路上,看看蚂蚁如何觅食,蜘蛛怎样结网,鸟类有哪些生活习惯,它们怎样与天敌作斗争,做成卡片,融入随笔。在街上,留心观察小商小贩的语言行动,将他们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上进懒惰,迟钝麻木,老师教学和关心学生方面的怪异现象等,都可以比照、联想、提炼出很好的素材,有写不完的东西。比如在一次自习课上,一只蚊子趴在一位学生的脸上,别的学生熟视无睹,被叮学生也麻木得不知其痒,这时我指导学生观察感情:有一只蚊子正叮着一位同学的脸却全然不知,这和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指导之后,我马上让学生写《相似的一幕》,不少学生写得很成功。还有一次,那是我值日,同学们都打饭来了,我请学生观察厨房“毒蝇盘”上的蚊蝇,看后问同学们有怎样的启示,多数同学支吾不答,有一个同学马上说:“这是写杂文的好素材。”我示意他谈谈。那位同学说:“那些蚊蝇就像社会上那些吸毒的人,明知道毒品是诱惑,可偏要去吸,结果葬送了自己。”我当场大大地夸奖了那位同学一番。晚上自习课时,我请大家写日记《由蚊蝇经不住诱惑所想到的……》,结果一篇篇吸毒的文章堆在了面前。
       二、引导学生写自己的心理体验。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来,只有用心情熔铸的文章才广为传诵,流芳千古。教学生作文要教他们善于写真情,剖真心,一方面可以应付考试,考场中,无病呻吟的作文太多,评卷老师常充当江湖庸医,胡乱诊治,感觉量分。但如果写真实的,写得含情脉脉,如泣如诉,就会给评卷老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就会提升一个档次;另一方面,使学生做真人。在一次话题作文中,我要求学生以“珍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个学生以《一封情书》为题,写了他初恋的经过,写得很真实,尤其是心理活动描绘得相当细腻。评奖时,我鼓励他上台念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还有一个姓赵的学生以《我被爱情撞了一下腰》为题,也写了自己陷入爱情泥潭难以自拔的复杂心理,读来很是感人。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想象。十几岁的青少年最富于想象,写他们二十年后相遇,某某成了大款,某某成了经理,写五十年后的自己,写七十年后美国落后于中国的状况……
       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必须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只要教师目标明确,善于引导,课改之后,作文教学会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杜方书,教师,现居贵州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