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关于语文教学美育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秀珍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革”以前,曾经实行语文、文学两套课本教学。“文革”中则把语文课同政治混同起来。现在的情况如何呢?在我看来,目前的语文教学有把语文课上成写作知识课、语法课、修辞课之嫌,似乎上一堂课无非是让学生识字、解词、分析结构、归纳中心,只要学生会读课文,理解内容,掌握一些语法知识,会做作业,老师便以为万事大吉了。
       “文革”前实行两套课本分开教学的办法虽然过于绝对,但毕竟认识到语文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的问题,总之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方法上与一般论说文、记叙文毕竟不同,通过教学所达到的目的也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有了这个自觉性,是否需要把语文分成两套课本就无关紧要了。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文学作品与一般记叙文、论说文的质的差别,认识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
       一、注意把握文学作品教学的侧重点
       这个侧重点就是对教材中选取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的艺术欣赏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说,一篇散文,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如何布局谋篇、怎样恰当、准确、形象地运用词语写景、叙事、抒情外,还应当把学生带入这篇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引导学生去欣赏,从而受到感染,以产生愉悦之感。后者对于前者来说,哪个更重要呢?我认为,起码不能低于前者。
       笔者曾经对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进行过对比试验。在一个班我抓住一些字词进行分析,像“点缀”一词如何用得恰到好处,还抓住一些比喻手法进行分析,像把“缕缕清香”比喻“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如何把嗅觉和听觉沟通起来,独出心裁等。上完之后,同学普遍感受是:这篇散文写得好。在另一个班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我把字词、修辞手法等的分析同文章所描绘的景物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在自己眼前“放电影”,使文字的描绘变成有形的画面,去想象,去体会。同时,注意用自己的感情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课上完了,学生反映说,这篇散文真美。
       所谓“好”,是从一般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谈,所谓“美”则是从其艺术性、从美学角度谈,试想,如果把这样一篇极为优美、极富情致的散文当作一般的语文知识短文来教学。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何在呢?通过两次教学给我一个深刻的启示:文学欣赏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美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诗),常常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以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些诗词同时又是画。正如《东坡志林》评价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以及其他许多唐宋诗人都是这样,他们的诗既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是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中学教材中选了不少古典诗歌,绝大部分都十分浅显、通俗,没必要过多地讲解字词,分析结构。何况有些诗文本身只有几句话,又何须多少言辞去分析呢?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中描绘的景物,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者的感情,进入其意境,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李白的《静夜思》,明白如画,至多讲讲“举头”的“举”是“抬”的意思就够了,其它词句学生一看即懂,就是要学生背下来,两分钟也能完成。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分析作者描绘的环境:异乡异土,独自一人,只有明月作伴,何等凄然,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看似顺手写来,实则语重千钧,作者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充溢于字里行间。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形象地感受其环境,就能同作者一样去“思乡”,甚至读完之后,仍然低头沉思,忘掉“自我”。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抓住了一个细节的描写,表达出某种情趣,这情趣是怎样的呢?喜悦、激动还是感慨?需不需要用数字的方式去找出一个唯一准确的答案呢?这不必,也不大可能。从欣赏的角度说,只要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极富情趣就够了,何情何趣,不必管它,虽然说不出,但能感受到,是为“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而言也”,亦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欣赏诗歌以及某些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很多都难有“达话”,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沟通欣赏的主体和客体,使之“神相似意相通”,前面谈到《荷塘月色》中的许多比喻:清香比作歌声,叶子和花比作梦等,都有难言之妙,如何分析得当?只能引导学生去体会、欣赏,如此而已。
       二、恰当处理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欣赏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欣赏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助于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欣赏中学生能更具体地认识到某些语文知识同艺术美之间的有机联系,因而能更主动、更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
       欣赏与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不是一般地把握好重读、停顿可以读好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欣赏一篇文学作品,不能感受其中的艺术美,不能设身处地与作者同悲同乐,那么学生要么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朗读,要么只能装腔作势,而本身却没有受到感染,自然不能感动人。正如《礼记·乐记》上说:“唯乐不可以为伪”,不懂得美,不会欣赏美,不“动情”,这样的朗读不可能是成功的。
       三、正确体现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思想性
       写文章、写诗不仅有一个形式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感情是写作的前提,抒情是写作的动机,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动而言行”情感在构思中的作用是“情变所孕”,学生写记叙文、散文,选材上就要注意选取最动人、最富情趣、最有意义的人和事。在写作中,还要以情感为“经”,贯穿始终,只有动“己”的文章,才能动“人”。还有一个表现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问题。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平淡乏味,有的作文则小题大做,甚至无病呻吟,这与他们没有正确的审美观或缺乏审美感有直接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美育,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性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美好的理想,建立健康纯洁的情感,自然摒弃那些低级的、庸俗的、病态的道德情感。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席勒说:“人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这一观点虽然有偏颇、片面,然而它强调了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必须把美育提到它应有的位置上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水平,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李秀珍,武汉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