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举一反三与思维创新
作者:吴耀康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论语述而》思“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据《词典》释之,是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成了教师的常用词,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然而,新课程教学,若仍停留于教学方法上,我想是有失偏颇的,举一反三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学生学习新知的一种迁移方法与反馈方法,下面着重从三方面来谈之。
       一、举一反三是思维创新的方法。
       从思维学角度说,思维是整理已知信息,并考虑各种可能性,以利于得出问题以及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的解决办法的过程,因此,举一反三是获取新知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让学生碰到新问题时,具有正确的思维道路和解决办法。
       世间万物,教师是懂不完的,因此,对学生也是教不尽的,讲不绝的,不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问题,教师也不能预计,更不能代替的,故此说:授其以渔术,让其终身受用。
       例如:文言文教学中,“之”的用法是较为常见的,一般用作代词与结构助词。在讲解这一知识时,我先列举一些句子,让学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反三”的目的。
       1.吾欲之南海,则何如?2.操蛇之神闻之。3.怅恨久之,辍耕之垄上。
       4.孔子云:何陋之有?5.菊之爱,同予者何人?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凡此种种,经反复接触,经讨论分析,学生对“之”的用法有了一种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反三的目的。
       综上所述,举一反三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展开联想,从一种分析方法中,学到更多的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善于用脑,产生联想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学生引进知识大门,让学生自己到知识海洋中畅游,从中学到立世之本领,成为一个社会人,反之,我们的教学效果不仅不佳,并且浪费学生时间,甚至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的习惯,达不到培养学生的目的与要求。
       二、举一反三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生成思维能力。
       德波诺曾说:“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事物往往是发展的,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思维一般可分为学究式思维,批判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三种类型。在学生学习中应摆正它们的位置,学究式思维是前提,它让我们发现学习中的疑难,疑难是客观存在的;批判性思维是根本,只有靠它,才会有独到见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知;生成性思维是关键,惟有对知识进行归纳、巩固,才会增长自身本领,畅游知识海洋,提高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新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说明类文章时,注意学生生成性思维能力培养,选用较有代表性的一、两篇文章,进行探究,从中发现此类文章的共性,让学生有规可循,再对文章进行剖析,开展批判性思维,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以利于判别各种文章的学习重点与选择文章的学习方法。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典型的说明文,按说明文的常识进行探究,从中找出说明文的学习要素。
       本文的说明事物是中国石拱桥,事物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运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从而突出我们优秀的拱桥文化,与中国人民的勤劳的美德与聪明才智,更加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几篇同类文章学习下来,学生不难找到学习方法,他们编出了下面顺口溜:“说明事物题中找,事物特征开篇点,特征之后是说明,多种方法讲特征,各个角度全面说,先表后里合规律,说明顺序要记清。”
       以后学习同类文章,学生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总之,进行举一反三关键是培养学生生成性思维的能力,只有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效,才更符合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
       三、举一反三应注重学生的知识反馈。
       举一反三是学生知识进行反馈的方法,可以如是说:“举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信息的过程,那么“反三”是师生间互相反馈信息的过程,没有学生反馈的教学,是不完全的教学,是难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知识信息的反馈,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的连索,引领学生从旧知走向新知,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手。
       我们在教学中一堂课全是教师讲解,没有学生讨论、发言,课堂会成为一潭死水,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学到多少新知,教师是心中无数的。因为如此,课内学生学到知识的信息就必须经学生发言来完成,来实现师生知识的沟通。
       例如,在教学《期行》这篇课文时,讨论人物形象陈元方,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守信之人,讲到此处即止,我以为对陈元方的评价尚不全面,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真正认识陈元方。此时,让学生发表见解,各抒己见,结果好多学生指出陈元方欠有文明礼貌,不合我国民族传统美德,怎么可以对父亲的友人不顾,擅自进门呢?但也有同学意见与上面的相反,认为他这样做是对不守信用的人的轻蔑。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陈元方的认识更全面了,陈元方的形象也更加丰富,更加真实了,也就是说:学生真正地学到了新知识,教师也真正了解了学生的把握程度了。
       此例告诉我们,举一反三应注重学生知识反馈,那么教师在什么时候进行“举一”,何时“反三”呢?
       “举一”应抓紧时机,把握尺度。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感到疑惑时,碰到不解问题时,是“举一”的良机,因此时是学生求知若渴之时,此时“举一”效果最佳。教师进行“举一”时要把准尺度,对“一”要讲深讲透,引导学生钻研,师生互动,完成“举一”之任务,鼓励学生寻找知识共性,学生归纳,提高学习的效率。
       举一反三这一方法,特别是在当今新课程教学活动中,在注重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应更加重视教师不失时机地“举一”,真正培养学生“反三”之能力,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有效,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学习。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学习主题构建》。
       2.胡东芳《教育新思维》。
       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
       吴耀康,教师,现居浙江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