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文教学课外延伸探析
作者:赵美和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个范本,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此,范本是可以不断延伸的,反过来说,范本(教材)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教材的这一特性,就决定教师平时上课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要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外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那么是不是只要课外延伸了就能达到这一目的了呢?那也未必。事实上,这种延伸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已,但在当代的教学过程中却已是不可或缺。就是说,课外延伸是必要的,但应做到贴切、恰当。那么,应如何做到恰当的课外延伸呢?就中学语文教学,我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操作。
       一、明确延伸的本质
       语文课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教材是范本,是基础,所以离开这个范本与基础就离开了根本,这样,也就无课外延伸可言了。也就是说,课外延伸的本质是在课堂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是让教材教学中的缺陷得到适当的弥补与滋润。因此,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延伸到何等程度,向哪个方面延伸,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延伸目的,都要以教材为根本。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地把课外内容引入课堂,使之成为课内学习必要的补充与有机组成部分。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有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非常明确一堂课内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适时插入延伸的内容。还需要教师在课外延伸的时候,要放得开,收得拢,对课堂的把握做到自如,自信。如果延伸的插入不当,不但会造成画蛇添足之嫌,还会使延伸的内容占据、掩盖教材的主体内容,这样,不但起不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反而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沁园春·雪》中需要课外延伸的内容比较多,就时代背景的延伸而言,如果做不到适可而止的话,1936年的那个时代背景太复杂了,足足可以写成一本书让学生来读,另外,词中的用典也是可以延伸的。怎样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这就需要教师对延伸内容有着清醒的认识与高超的驾驭能力。
       二、对准延伸的目标
       我们向课外延伸,就是要让学生就某一方面从狭小走向广阔,从思维的贫乏走向多智。因此我们必须对准教学目标,选准延伸的靶,要击中靶心这个要害,我们不妨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在新的言语形式出现之处延伸。
       “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语文学科特定的教学对象,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如学习老舍散文《济南的冬天》,绝不是让学生死记济南是个无风无雾温情的冬天等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那如诗如画充满神韵的冬天之美的,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眼点。为了促使学生掌握一种言语形式,我们不妨把新的言语形式出现之处作为课外衔接的“靶心”,拓展相关材料,让学生学会表达。如《山中访友》运用想象的部分:“你好啊,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在想象中,悬崖成了一位智者。我校丁红慧老师在上县视频课时,她就巧妙的抓住了——想象、拟人这个向课外延伸的“靶”。让学生选取自然界中自己熟悉并有感触的某一景物,充分展开想象,采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摹,尝试用拟人化的、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这一景物。以此巧妙的借课外延伸的“靶”很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其次,在难以理解或情感难以达成共鸣之处进行延伸。
       有些课文所描写的场景及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为遥远,学生不容易理解或与作者的情感难以达成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延伸一部分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体会文本表达的意思。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有一段话:“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的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的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花了。”学生读后对“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难以理解。现在的生活中,花与生活腐化有关系肯定是一种谬论,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这种荒唐的境遇每天都会发生。因为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那个荒唐的岁月,自然无法理解这种谬论,于是给学生补充那个年代的背景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为了能让学生与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产生共鸣,及时补充作者和弟弟的“生死谜”、“手足情”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的学习体验是独特的。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在学生对句子不理解或与作者的感情不能达成很好的共鸣时,教师延伸一部分背景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挑选延伸的材质
       就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延伸的方向而言,可供延伸的材料可谓星罗棋布。面对众多的课外材料,我们作如何选择呢?如果随随便便顺手拈来,显然过于草率。
       首先是选“材”。我们应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最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作为延伸的材料。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理想的彼岸。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针对学生对“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的不理解,我们可以延伸到“十年动乱”的有关背景,但如果不引申“十年动乱”的资料而大谈特谈宗璞本人的创作或她的个性,我想对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没有多少帮助的。所以选择供延伸的“材”要有针对性。
       其次是选“质”。质以优为主,优劣并举。给学生提供的课外延伸材料,一般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作品为主,以便正面引导学生。但也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在立意或写作上有明显缺陷的作品给学生,让他们判断优劣,并从失败的材料中引起学生的警惕,这同样能起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能力。毛泽东所说的“我们需要反面的教材”,也就是这个意思。
       四、拓展延伸的渠道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课外延伸不仅材料很多,而且渠道也很多。从延伸的主体来说,可以是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搜索有关材料,但在现代教育中,我们还只是局限于教师代劳,而忽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然是极为片面的,甚至荒唐的。因此,我们要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甚至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资料,扩大阅读量。这样上课时,才能迅速唤醒学生积累的相关知识,使积累的知识成为语言解读的原始材料。从资料的来源来说,可以是从网上下载而来,可以从图书馆寻觅而来,可以从不同学科中来;从延伸的方式来说,可以采用讨论式、辩论会、小品、读书心得交流、演讲表演等。我校周伟娟老师上《孙权劝学》一文时,她就是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查找《三国演义》一书中这段文字的相关背景,及孙权与吕蒙这两个人物的个性,然后,巧妙地采用了由学生上台表演这一小品延伸的方式,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在现在这个教育手段多元化、媒质充分发达的时代,社会需要的也是有个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课外延伸的教育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运用这一教育手段时,我们一定要明确课外延伸的质,对准课外延伸的靶,把握好课外延伸的度,拓宽课外延伸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将拓展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课内学习必要的组成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这座独木桥走向更广阔无垠的语文天地。
       赵美和,教师,现居浙江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