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世象杂记]不亦荒唐乎
作者:佚名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某工程公司负责人应某,当“商业综合大楼”竣工验收时,为能及时结清工程款,欲向当地饮食公司借款27万元,条件是给该公司回扣7万元。当饮食公司负责人犹豫时,应某拍着胸膛说:“我以党性担保,绝不出卖你们!”于是,交易成功……“以党性担保”,不亦荒唐乎?
       二、某造纸厂副厂长,受贿、贪污600万元,东窗事发,被关押在看守所里,他计划着,用这600万元“生产一种以知识青年为品牌的白酒”,一年利税100万元,等他积攒够1000万元后,这600万元赃款就可以归还了。于是,他对提审他的检察官说:“你们快放我回家吧,我还有大事要做呢!”这个“法盲”的话,不亦荒唐乎?
       三、某市有机械压力机1万台左右,主要集中在乡镇企业,一年造成的工伤事故达2500多起,市有关部门要求他们制定安全规划,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于是,有10多家工厂在安全指标中规定“每月轧断手指不得超过两个”。这个指标,不亦荒唐乎?
       四、某女被歹徒奸污,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一民警胸有成竹地说:“想法让他再强奸一次,以便采样,进行DNA鉴定。”受害人无奈只好同意。当色狼再次扑来,受害人再次受害,戒备森严的几位民警正要抓人时,色狼又跑了个无影无踪。民警的“妙计”,不亦荒唐乎?
       五、某女士的手袋被偷,内有400多元现金,还有学位证、毕业证、身份证等。第二天该女士又在丢手袋的地方捡到了自己的手袋,打开一看,证件一个不少,还有一些零钱,只是少了400元大钞。小偷还留下一封短信:“昨天借你手袋一用,今天完璧归赵。看你是个刚毕业的学生,给你留点儿路费。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这里的小偷都是活雷锋!”小偷者,雷锋也。不亦荒唐乎?
       六、某镇原有文盲2600人,被县教委“黄牌警告”。一年后,全镇“脱盲率”达到98%,进入了全县扫盲先进行列。《焦点访谈》两记者深入采访,摸清了他们高速扫盲的“绝招”:这些文盲大都“死”了,并有派出所开具的“死亡证明”,死因有病故、中毒、自杀、雷击……记者采访这些“死亡”者,他们非常愤怒。扫盲,把文盲扫到了“另一个世界”,不亦荒唐乎?
       七、某村有一“刺头”,经常捣蛋、不服管理,惹恼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于是,村委会召开会议,集体决定,用1.1万元公款雇来了3个杀手,砍死了这个“刺头”。集体研究杀人,不亦荒唐乎?
       八、某林场派出所民警的一把“六四”式手枪被盗。县公安局副局长带领8名民警赶来破案,对林场10岁以上的所有人员进行地毯式摸底排查,3天过去了,一无所获。这时,听说100公里外的回龙寺有一“仙娘”,找到“仙娘”后,“仙娘”说:“拿走这个东西的是丢枪者的好朋友,30来岁,长一口络腮胡子,从丢枪者家门往右,过五六座房子就是他家。”于是,这个“盗枪”者被抓到了县公安局拘留所,被打得死去活来,结果,枪仍未找到。公安人员靠“仙娘”破案,不亦荒唐乎?
       九、某工地一打工男子,其妻子南下“淘金”,日子一长,就做了“三陪”,她捎信给家里,说广州钱多好挣,叫儿媳快来。同年,又让女儿也来广州,儿媳、女儿,一门三女做“三陪”,后来都得了性病。于是,儿子、女婿、丈夫,同时到法院递上了离婚诉讼书,最后,都离了婚。带着儿媳、女儿一块儿做“三陪”,不亦荒唐乎?
       十、某县官场流行“拥抱礼”:官员们私下见面,或官员与民营企业家见面,大家都要先来一番热情拥抱,借机把对方身上摸一遍,确认对方没有带录音机、针孔摄像机之后,方才放心接触。还有某单位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密商如何应对本单位职工举报时,竟然是约在澡堂子里见面,两人都脱得光溜溜的,谁也甭想打谁的主意。这些官员们的“防人之心”,到了如此程度,不亦荒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