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教学语言应追求艺术性
作者:李明儒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当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语言,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一、导入语——新颖而激趣。导入语是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言。精彩多样的导语,往往会像磁铁一样,深深地把学生吸引。因此,导语的设计应力求新颖,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如《曼谷的小象》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象是泰国人民最喜欢的动物,在泰国,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赛象盛会,这样的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泰国人还驯养大象运输东西,表演节目。今天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头有着非凡本领的小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认识它吧!
       二、组织语——民主而有序。组织语可以从学生的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力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如抓住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经常使用赞美性语言,如:“对了!你多聪明啊!“为你自己鼓掌!”再如民主性的鼓励语言,如:“读得好!不过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大家采纳了你的意见,老师也同意你的意见。”“这次你没答对。下次你一定能答对,你相信,我也相信”等。
       三、过渡语——自然而连贯。过渡语是联系每个教学环节的纽带,起过渡连贯的作用,使整个教学程序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如一位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学了课文的前半部分,我们知道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它在园林史上所创造的奇迹,那么,这些宏伟的建筑又是怎样在一把大火中被烧成一片灰烬的呢?那就让我们来学课文的后半部分。
       四、启发语——巧妙而艺术。启发语在授课中有点拨的作用,应灵活而有艺术性,激情、激励、导读、导悟,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如:我在教学《翠鸟》一课的启发语:同学们,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这些翠鸟,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们来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采访学生)①你们的声音怎么那么好听?②你们是怎样捕鱼的?③你们为什么飞得快?④我想到你们家做客,树上找不到,草丛中没有,你们的家在哪里?这样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这些精彩的启发语穿插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顺其自然地读懂了课文。
       五、体态语——贴切而形象。体态语来自我们人体的表情、手势、眼神、身姿,这些肢体语言的恰当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课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用手做一拱一拱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蠕动”就是像蚯蚓一们爬;“划来划去”,可以让学生用四肢模仿龙虾行走的样子来理解它的动作。
       六、总结语——准确而精辟。一堂好课,用发人深思的总结语,对课文进行全面而有条理的归纳、总结、升华,才能耐人寻味。如《圆明园的毁灭》的总结语:同学们,如今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从残垣断壁上你能想到什么?如今,我们的祖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力日益强大,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请不要忘记你们是21世纪的主人,要学好知识和本领,为祖国的进一步繁荣强大而努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头开得好,整个课就有了主调,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语文教学来说,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或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或者巧设悬念,启发思考;或者故事引入,牵引思路;或者直观演示,感知激趣;或者实际操作,设疑引路。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能够创造语言艺术的人,当你说出的话,不仅准确、严谨,而且生动、传神,又富有启迪性、鼓动性和审美性的时候,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会使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李明儒,陕西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