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点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仕云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点拨即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引导,也就是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以催动学生睿智的醒悟,调动其思维,点燃其心灵和智慧的火花。用实质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讨、挖掘,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阅读工作中,我正是遵循这一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组织语文课堂进行语文教学的。
       一、定向点拨,理顺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想逐层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必须依靠定向点拨,层层设“卡”。当然设“卡”点拨的用意,在于疏导学生思维,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向前发展。设“卡”是根据课文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思维延伸。如在讲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我是这样启发的,问:①文章从哪几个侧面,描绘了春天美景的几幅画面?②文章按课文层次,我们给每幅画面加怎样的标题?③《春草图》除了写草的数量外还写了草的什么?哪些词写出了春草的特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步步设卡,层层深入地启发诱导,不仅能使学生捕捉到文章的线索,把握了中心,领略了语言的精妙,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二、突破点拨,集中思维。以前,在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时,总是逐字逐句地讲解,面面俱到地分析,惟恐学生不懂,结果费时费力,效果极差。现在用突破点拨,切入关键的方法,使学生思维集中,加深理解,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教《孔乙己》一文时,我是这样点拨的。先问:“作者在写孔乙己两次到店买酒时掏钱的动作,用的是哪两个形象的字?”学生略作酝酿后答道:“便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接着又问:“这两个字表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前后不同的性格变化?”有的说:“一个‘排’字反映出孔乙己有钱,故意炫耀自己。”有的说:“‘排’字不能说明孔乙己有钱,既然有钱,那么,他又为什么站着喝酒?”大家觉得越说越有趣,越想道理越明白,一个“排”字反映了孔乙己虽然穷,但又爱慕虚荣,死要面子;一个“摸”字,更反映了孔乙己贫困潦倒的处境。一“排”一“摸”,准确地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他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倍受迫害的悲惨命运。
       三、转换点拨,变通思维。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开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于勒这个艺术形象的意义?”学生无从回答,接着,我用铺垫的方法作了点拨。先问:“谁来说说小说发表时法国的历史情况?”学生纷纷做答。又问:“谁说说于勒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学生稍作讨论,有人归纳道:“于勒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有三:①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的竞争。②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标准。③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相互关系的一个侧面。”这样,在难题的陡坡面前一点点筑起台阶,降低坡度,再在学生思维的阻滞处一拨,使学生思维顺序稍作变通,得出结论,攻克了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
       四、联想点拨,发散思维。在组织讨论《猫》的主题时,可先作如下启发:“《猫》这篇课文的寓意颇深,耐人咀嚼,不妨从作者多种写作意图,比如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慨,对待人处事的警示,对弱者的深切关注等方面去思考、去理解……”于是,便有了众多的发散思维和结论,有的认为“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有的认为“教育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和偏见去臆断,而应该明辨是非,实事求是”;有的则认为“猫之所以深受委屈和它自身势单力薄不无关系。所以说,无论是立身还是治国,首先都应该自强不息……”虽然答案各不相同,却都能自圆其说,且能言之成理。这样发散提问的目的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的本质在于点拨诱导。只有最佳的点拨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才能使教师思路、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和学生思路同步运行,相互激发,和谐共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张仕云,教师,现居湖北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