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错斩崔宁》的艺术特色
作者:杨朝中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宋人话本《错斩崔宁》(冯梦龙)《醒世恒言》中题名《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现见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通过刘贵侍妾陈二姐与丝商崔宁被官吏错判、错斩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府草菅人命的反动本质。作品描写的虽是发生于一身乡土味之百姓身上的无奇平淡的市井小事,但由于作者在艺术上的匠心独运,而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一、用巧合勾连情节
       运用偶然性的巧合,能够产生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从而深深地吸引听众或读者。话本作者在《错斩崔宁》之情节结构上先后安设了七处“巧合”:
       读书人刘贵半路出家做买卖折本,在与妻子王氏为丈人祝寿时接收了丈人赠送的十五贯钱,准备回家开个柴米店。故事由此而出,诸多巧合也因此而生。假如刘贵夫妇一同携钱回家,也不会引发陈二姐半夜出走,小偷也不能进得屋内越货杀人,可偏偏刘贵之妻王氏要在娘家留住几日,刘贵独自携钱而归;假如刘贵驮了钱一径回家,途中不往朋友处醉酒,陈二姐也不会半夜出外,小偷也进不了家门,也便出不了财失人亡的大事,可刘贵却偏偏醉酒而归,且又同侍妾二姐开了个“典身”的玩笑;假如陈二姐不信玩笑也罢,她却偏偏信以这真,且半夜外出寄居邻家;假如那晚刘贵醉酒,二姐寄居邻家,不出现小偷也罢,却又恰巧遇上小偷进屋行窃;假如小偷进屋行窃未惊动主人也罢,却又惊觉了酒已半醒的主人,且又与之搏斗,直至主人扑地身亡;假如陈二姐在回娘家的道途不遇索讨丝帐的崔宁也罢,却偏偏遇上了,而且崔宁搭膊里的卖丝钱不多也不少,正好十五贯;假如案发后追赶上陈二姐想问个明白的邻居在路上未赶上二姐也罢,却偏偏让他们赶上……这种偶然的“巧合”,便使陈二姐和崔宁这两个本不相关的人物背上了谋财害命、通奸杀人的沉重罪名而被判以死刑:一斩、一剐。在这诸多的“巧合”中,刘贵酒后“戏言”,在情节中起了关健性作用,一句“戏言”,竟铸成了杀身大祸,此确乃偶然性的“巧合”。但是,我们细细想来,这种偶然性的“巧合”又是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妇女没有人身自由,可以随意地被“典身”买卖;司法无力,强盗偷儿屡屡可见……所有这些在封建社会里都是司空见惯之事。正是由于这诸多的“巧合”都源自一定的社会真实,因此,才“巧”得可信,“巧”得动人。类似的“巧合”在故事结尾的安排更是精彩独到。饱受财丢夫亡之苦痛的王氏在归回娘家的途中被盗匪“静山大王”掳为侍妾,在日后的一次闲话中,静山大王向王氏道出了自己谋财害人的犯罪过程,这才使得崔陈二人之冤得以申昭,故事至此而结。此实乃戏言铸大祸、巧合出文章之典范之作。
       二、用悬念引发情节
       话本作者在《错斩崔宁》之开篇已向读者或听众叙述了一个少登高科者魏鹏举,因一句“在京早晚无人照管,已讨了一个小老婆”的“戏言”而“撒漫了一个美官”的故事,而在正文故事则刚一开头,又将《错斩崔宁》之结局向读者或听众露了个底细:“今是再说一个官人,也只为酒后一时戏言,断送了堂堂七尺躯,连累三个人,枉屈害了性命。”露底之后,又在刘贵于朋友醉酒之情节中插入了“若是说话的同年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见得受这般灾悔”之语句。话本作者预先将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告诉读者或听众,会不会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影响了读者或听众的阅读兴趣呢?我们认为不会。相反,它还会增强故事的吸引力。正是这些预先的曲折情节和离奇结局才大大地激发了阅读或倾听者的兴趣,才使他们有了急于了解故事之原本及细枝末节的欲望。其实这正是悬念,一种长时间扣人心弦的悬念。
       三、用反复强化情节
       刘贵手中十五贯钱之由来,在作品开端便已有了详情眉目,而在情节之发展中,当刘贵身亡后,作品又借其妻王氏之口对之作了再一介绍;至于崔宁卖丝所得十五贯钱,以及陈二姐对刘贵“典身”戏言信以为真,乃至出走之内容,作品同样都有一一的“反复”。这不是字面的重复,更不是语言的啰嗦,它是作品的巧妙构思和精心设置。它让人们在不断的重复中看清事实的真相,在不断的重复中对是非正误断个明白,从而引发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对腐朽官府的切齿痛恨,对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杨朝中,男,广州市六十五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