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真实
作者:舒红方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格调雄伟,境界阔大,人物逼真,感情真实,堪称千古绝唱。但是也有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诗人违背事实,错误百出:一、地理位置与事实不符。三国古战赤壁在湖北嘉鱼县东北,而词中的赤壁是指湖北黄冈县城外的赤壁矶;二、周瑜的结婚年龄与实际不符。周瑜破曹时与小乔结婚已经有十年,而词中却道“小乔初嫁了”;三、赤壁大战,身为都督的周瑜,应全身披甲,执剑扬鞭,而苏轼却以“羽扇纶巾”为其服饰。上述这些说法,正可以说明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教师若能就此生发开去,则可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创作,什么是历史事实,知道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认为苏轼把黄冈县的赤壁矶误作赤壁之战的古战场的说法,是由于不了解诗人吊古,常常借地、借人以抒怀的缘故。写诗不是写地理志,苏轼也不是考古学家,借怀古以抒发怀抱,不必拘泥于地点的确凿,更何况诗人在“三国周郎赤壁”前加上“人道是”,说明当时就有这种说法,是一种传说。
       关于周瑜结婚年龄、服饰有误之说,这是由于不了解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所致。作者不是写历史,不是写传记,而是进行文艺创作。他为了塑造逼真的年轻将领周瑜这形象,上半阙,借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创造活动的背景;下半阙,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加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描绘,把年轻的统帅周郎刻画得栩栩如生:一是以“小乔初嫁了”来突出周瑜的“雄姿英发”,年轻得意;二是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来表现其雄才大略,风度闲雅。据历史记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24岁的周瑜,授予“建中郎将”的衔职,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10年以后,他才指挥有名的赤壁之战。诗人把10年间的事集中在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以美人烘托英雄,写活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神采,增加了浪漫主义气氛;同时也是暗用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突出了这次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从侧面显示了周瑜赫赫功业。而“羽扇纶巾”则是把诸葛亮的装束转借到周瑜身上,从服饰描写衬托其雍容儒雅,风度潇洒,大战当前却悠闲自在,从容镇定,这就说明了周瑜对这次战役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形象逼真地突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三国时的赤壁是人才荟萃的地方,有老而弥坚的黄盖,娴熟辞令的鲁肃,沉着坚毅的孙权,也有料敌如神的孔明。在众多的豪杰中,诗人为何只集中描写周瑜呢?这是对比映衬和抒发感情的需要。周瑜年仅24岁就担任建中郎将,赤壁之战时也不过30多岁,并建立了卓越的战功。而诗人自己年近半百,华发早生,被贬黄州,无法施展抱负。对比之下,诗人在词尾强烈抒发自己年纪老大,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因此留给读者的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历史与文学的比较中,让学生知道,文学创作和历史事实总是有区别的,评价文学作品的优劣应记取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只要逼真”,这是从“艺术真实”角度要求作者对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缀合后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能极象社会生活的真相;“不必实有其事”,这是从“生活真实”方面要求作者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拘泥于生活中的“确凿无误”。因为“艺术真实”经过典型化的“生活真实”的艺术再现,它比“生活真实”更能鲜明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更能打动读者,教育读者,发挥文学作品的功能。知道了这些,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无疑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舒红方,浙江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