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先秦策士言辩智慧
作者:窦素芬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历史先哲的语言智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有两个文言文单元。第五单元文言文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讽谏类文章,篇目为《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第六单元文言文为先秦诸子散文,篇目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在这两个单元中,给我们展现了诸如孔子、孟子、烛之武之类的杰出游说家,诸如邹忌、触龙之类的著名讽谏之臣,他们的言语作品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特定的言语交际任务,而且其独特的语言效果,使人“玩之无穷,味之不厌”,大有启迪后人、益人心智的特殊贡献。本文着重从赏析先秦策士言辩智慧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
       一、一语退千军——一鼓作气的游说艺术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集中展现了主人公烛之武“一鼓作气”的游说艺术。游说也是一种语言活动,它要求交际者和受交际者构成的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中都必须作出积极的反应,这样,交际活动方可进行下去,否则将导致交际的中断。秦、晋入侵郑国,烛之武求见秦穆公,穆公心知其意,因此在烛之武向他游说时,采用了一种非合作的敌对言语心态,不管烛之武如何说,他总是一言不发。穆公的用意很明显,他企图以冷场的局面,使这次言语交际中止。若此,则烛之武的游说目的便达不到了。但是,交际者烛之武就先以“郑亡而秦无利可图”、“秦越国以图郑土实难”、“亡郑实益晋薄秦”、“晋国屡背秦义”的语篇打动受交际者秦穆公,使秦穆公在斟酌了自己的利害得失之后,对烛之武所反复发出的语言刺激作出了反应,反应倾向是合作的,即愿意中断与晋国的联盟,改变“统战”政策。这便是言语学上“一鼓作气”的交际方法,颇与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所记载的曹刿论战的策略原则一致,这就是说:说话(言语交际)必须掌握时机与语境,要适时出语,见景发语,切不可该说话时不说,不该出语时又多舌,在交际对方情绪脸色不对时说话不注意表达方式。
       二、诱导与伏击——意他言己的讽谏策略
       讽谏国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不容易的事总也要有人去做。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威王昏庸听不进忠言,使齐国许多大臣心忧如焚,但是由于他们的讽谏方法不妥,齐威王不能接纳,故使局面颇为难堪。邹忌身为丞相,认识到齐威王好大喜功,爱听顺耳语的特性,又不允许人直言忠谏。与其他人的讽谏方法不同,邹忌首先跟威王讲了一个自己的私生活故事,使威王听来颇感有趣,易于集中思想。当威王心理上解除了反讽谏的防线后,邹忌再循序渐进地把话题引上事先预设的轨道,等到威王发觉邹忌谈说私情的用意时,邹忌的讽谏已经完成了。仔细分析一下,邹忌的讽谏语篇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诱导篇与伏击篇。诱导篇便是前一部分,邹忌所说的自己私生活的故事部分,它由前提与结论两个结构成分组成,前提是邹忌身为丈夫、丞相,结论是妻子偏爱他,妾畏惧他,客人有求于他。伏击篇便是讽谏语篇的末一段,即本语篇的语义重心所在部分,它也由前提与结论两个结构成分组成,前提是威王身为国王,有权有势,结论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由自己是丞相,妻妾和客人违心地说他美,是个引子、前提;威王是国王,宫妇左右和天下人怕他而不敢忠言直谏是结论,当威王带着愉悦、新奇的心理由诱导篇进入伏击篇的倾听后,心情就显得平缓,反讽谏的心理就无形地被淡化、抑制了;当威王接受了诱导篇的事实,承认了伏击篇结论的成立后,自然而然地就肯定了邹忌讽谏语篇的总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我们才看到了威王改过自新,广开言路的结局。这便是邹忌“意他言己”讽谏策略的成功运用。
       三、请君入瓮——诱敌深入,合围擒之的讽谏技巧
       《触龙说赵太后》给我们展示了左师触龙“诱敌深入,合围擒之”的讽谏艺术。左师触龙求见赵太后,目的同样是为了劝谏她让长安君出质于齐以解赵围。但是,触龙却不忙于点题,而是先向她问安,拉家常,使她自以为触龙体谅自己,自然便会解除对他的戒备,心甘情愿地被他牵着鼻子走向了事先已布置好的陷阱。当触龙见“太后之色少解”后,便逐渐向预定的伏兵地点移动,以男人爱儿子的话柄作为“诱敌深入”之饵,引出了赵太后爱长安君的话题。至此,赵太后已进入了触龙的伏击圈,但是,此时还非用兵之时。因为此时急于出击,刚入围的赵太后可能立即退出圈外,那么触龙的前功则尽弃。于是,他又进一步诱进,比较了赵太后爱燕后与爱长安君的不同,总结出赵太后爱燕后是出于“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的长远考虑,而爱长安君是让其直接继承王位的短浅考虑。于是,触龙主动地让赵太后思考“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的重要话题,迫使赵太后承认自己爱长安君不及爱燕后那么计远。至此,使赵太后俯首就范:让长安君出质于齐。于是,触龙的“诱敌深入,合围擒之”的战术全面成功。
       四、循循善诱——先秦诸子的语言智慧
       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学语言智慧,学生容易作出分析和评点。轻松和谐的气氛,循循善诱的方法,因材施教的原则,各具个性的应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特征与精神气质。全篇围绕“言志”展开师生对话和讨论,语言思路清晰,不枝不蔓,紧扣中心。按照循循善诱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弟子们的看法作出臧否和评价,这是孔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侍坐》里,孔子对弟子们所谈的人生理想,就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并采用不同的语言评价方式,对弟子一一作了评价。对曾皙表示赞同,甚至欣赏。对子路表示否定,但心平气和,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对冉有、公西华没有表示可否,采用的是“延时评价”的方式,同时也表明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二人所谈的内容不怎么感兴趣,但还是基本肯定的。《侍坐》作为《论语》中篇幅最长,文字最美的一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论语》的语言魅力和语言特色,确实值得细读。
       五、善思能言——古代先哲的演讲艺术
       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演讲词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和《劝学》(荀子),结构严谨,善用比喻,多用排比,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语言质朴,是两篇不可多得的优美演讲词。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先哲高超的演讲艺术。
       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纲,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第三,在语言上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音节铿锵,气势雄辩。荀子的《劝学》条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首尾相互照应,写作方法谨严、朴实。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使说理生动鲜明、灵活自然,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劝学》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两个单元文言文的审美价值和实际作用,以新课程理念作指导,重点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两个方面,以赏析言语交际艺术为切入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言辩智慧赏析、口语交际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大增,收获显著。
       窦素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