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导入语文新课的八种方法
作者:杨学元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导入新课,是新授一篇课文必不可少的环节,精要得当的新课导入,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整个课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讲读新课之前,老师有必要在导语设计上下一番功夫,以期用最短的时间,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让学生饶有兴昧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来。为此,笔者分类罗列一些新课导入较成功的例子,稍加点评,供同行们参考:
       一、闲话家常,拉近距离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节课是这样开场的:
       师:同学们好!
       生:于老师好!
       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
       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师:全国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众笑)还讲什么?
       生:你上课时对待学生很平等。
       师:(笑)说的好话还不少。
       生:你当学生是自己的朋友。
       生:你是一位中年男性。(笑声)
       师:中年男性,不是女性。是男是女?
       生:你头发白了。
       师:不是中年男性了。(众笑)
       生:是老年男性。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节课后请你站起来,把你对我的印象说一说,好吗?一言为定。
       生:(大声)一言为定。
       于老师与学生的这一段开场对话,从姓名谈到身份,从性别谈到年龄,从个性谈到特征,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姓名(“你叫于永正”),可以评价老师的体貌(“你头发白了”),可以袒露自己的观点(“你是一位中年男性”,“是老年男性”),可以与老师“约法三章”(“一言为定”)。这样的交流,没有年龄的沟壑,没有身份的阻隔,没有师生的痕迹,这样开场,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和师生平等沟通创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授
       这是根据新旧课文内在联系,自然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有一位教师讲《清兵卫与葫芦》一文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学习了《孔乙己》和《一厘米》两篇小说,我们已经跟随鲁迅和毕淑敏去体会了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对人渗透骨髓的影响,从中我们真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之于人有着不可或缺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以上两篇课文反映的是我们国家新旧社会里教育对人的影响。今天,再让我们跟随日本“小说之神”志贺直哉去了解一下日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怎样对待孩子个性发展的。
       由于《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在所属小说单元第四篇,学生通过对之前《孔乙己》、《一厘米》两篇小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小说的一般常识,通过对这两篇课文的简要提示,基于单元系统化比照阅读的习惯,学生就能便捷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了。
       三、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这是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好办法,请看《树林和草原》一课的导入:
       农民的幸福是耕耘,工人的幸福是生产,画家的幸福是绘画,猎人的幸福是什么?(学生自由作答,不必提示)今天我们学习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树林和草原》,看猎人的幸福是什么?猎人看见了什么景色?带着这些问题,大家开始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猎人的幸福不是打猎,猎人的幸福是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濡湿的树枝,粘着白露的草叶,充满植物芳香清新的空气,像火焰般燃烧的晚霞,傍晚的雾霭,颤抖的星星,甚至森林中的雷电和暴风雨,都让猎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这样的新课导入,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点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思考、探究,而且设计的问题具有趣味性,布置的任务难易适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
       四、联系实际,触发情感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乡愁》学习的:
       师:中秋佳节就要到了,我了解大家都是寄宿生。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论乡愁这个话题。首先我们一起欣赏生在大陆、长在台湾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播放配乐朗诵)
       师:大家听得很投入,这样的好诗,想不想读?
       生:想。
       诗是抒情的,是入境的,乡愁在余光中的笔下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离家在外、一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的初一学生来说,读着《乡愁》,引起乡愁,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实际,触发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真正读进诗里去。
       五、设置悬念,引起关注
       请看学习《懒惰的智慧》一课的导语:
       “懒汉”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不少吧?人们一直以来都鄙视懒汉,对他们的行为更是嗤之以鼻,像那个“烧饼挂在脖子上都被饿死”的懒少年,人们总会说一句“活该”。俗话说: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赞美勤劳,批评懒惰。“一生之计在于勤”、“勤能补拙”、“勤奋出真知”,然而美国作家凯利却一反常理,对“懒汉”们大唱赞歌,这是为什么呢?“懒汉”又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请大家仔细读一读《懒惰的智慧)),就会明白了。
       这段导语,首先从人们的思维定式出发,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再从反面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导入,大吊学生胃口,激发起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强烈兴趣。
       六、引用诗文,放开视野
       以下是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新课导入:
       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从独特的视角,用生动的笔触,对万紫千红的似锦繁花作了描绘:春天,有“杨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蓬勃昂扬;夏天,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闹喧嚣;秋天,有“槛菊愁烟兰泣露”的萧瑟凄凉;冬天,有“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的顽强伟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百花千姿百态的倩影,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情趣啊!可是,你知道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么纷繁的色彩吗?我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说明文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所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说明文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这段导语对一年四季不同花色的鲜花,引用大量优美的古诗进行描绘,既切近课文,又扩大学生视野,简短一席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审美情趣,为新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七、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如导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
       唐代由盛转衰,一场有名的战乱是分水岭,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各地是田园荒芜,民不聊生,期间,有一位老人流落到了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草屋,暂时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场暴雨湿透了屋内的衣被,面对漫天狂飞的茅草和破败不堪的草屋,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一部不朽的诗篇就这样诞生了,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个导语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巧妙介绍了背景,有利于引领学生走进杜甫的茅草屋,走近杜甫,感受杜甫的百感千愁。
       八、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请看一位教师《春》的新课导入: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让我们一同步入《春》的艺术境界中去吧!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也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排比结构的导语以诗的抒情笔调和优美的语言创设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并带着春的喜悦走进《春》的艺术境界。
       看来,导入新课犹如文章的开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两。好的开头,或交待动机,或渲染气氛,或设下悬念,或引人思考,无不给人留下清晰深远的印象。为了成功地开展教学活动,劝君注重新课导入。
       杨学元,江西宜丰县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