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作者:杨建胜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了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呢?
       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据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样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柳彬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春天,这个学生的回答不是明显的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但他的回答具有创新意识。我们的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太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让其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多要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不断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学科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培养发散思维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要想运用发散思维,就须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想象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一个这样条件,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着想象,所以训练发散思维,实际也是在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作文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由冰雪融化想到的》,围绕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雪的自然形态美■雪的变化■展开联想。
       联想一,洁白无瑕,晶莹可爱,象征美好,瑞雪兆丰年。
       联想二,洁白无瑕,晶莹可爱,象征美好,瑞雪兆丰年。
       联想三,白雪茫茫,冷酷无情,掩盖了世间的丑恶。太阳出来了无法生存,象征丑恶。
       联想四,冰雪消融,变成雾,升腾为彩虹,联想到人的变化,为社会做出贡献,或变成水流入阴沟,联想到人的堕落。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布置这样一些发散性训练的练习:看到眼前的某一个人或物或景或事,你想到了什么;听到某一种声音你又想到了什么等。如我曾在课堂上试过让学生去联想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学生很快纷纷给出答案:除了铅笔本身实用功能外,可以做尺子、筷子、眉笔,可以削尖防身自卫,去了铅可以做吸管,铅芯磨碎可以开锈锁,等等。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开拓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杨建胜,山东海阳市留格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