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处理学生发问的技巧
作者:朱长礼 宋秀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时下,老师一般都比较注重启发、诱导,希望学生能有疑而问,因为学贵有疑,疑为思之始、学之端。教,贵使学生有疑,学而无疑,即是教师不善教。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产生疑问,深入思考,敢问、会问、善问。在这里,我们想再进一步问一下:假如学生一旦发问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呢?从目前看,这个问题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很值得探讨。
       首先,我们应搞清一个问题:发问者为什么要发问?我想无外乎是,发问者对相关问题的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从而产生了疑问,或是对相关问题进行长久思考而又不得其解,或是对相关问题心存怀疑到了非问不可的程度等。显然,无论是哪种发问原因,都不是莫名其妙产生的,因此都值得被问者重视。
       既然“问”出有因,所以对发问者就应好好对待,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尊重发问者。既然每个发问都是问出有因,有疑而问,那么对待发问者就没有理由不尊重。不管他提出什么问题,只要他提出来,就要认真对待,充分重视,对他们的提问热情和积极性就要肯定。但有些老师口头上叫学生提问,而学生真正提问了,他又嫌麻烦,不是不想回答,就是敷衍了事,或者认为学生是胡乱提问,不屑回答,无法做到诲人不倦,导致学生有疑而不想问。在这方面,我们应向瓦特奶奶学习,耐住性子,对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回答不上来就老实说不会。正因为瓦特提问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加上他后来不断地研究,才有蒸汽机的发明,才有蒸汽时代的到来。试想,如果他奶奶对他提出“壶盖为什么会动”这个问题采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是大声呵斥的办法,那么小瓦特还敢提问吗?长大后还会研究这个问题吗?
       二、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发问。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木有高低。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论提问的质量如何低劣,提问的方式如何怪异,我们都应首先接受,并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能做到这点很重要,也很不容易,因为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让老师听起来很不舒服:有的幼稚可笑,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莫名其妙,有的甚至是明知故问。但不论是哪种提问,我们都不能从恶意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提问本身就不带恶意,所以,对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必须加以保护。如果有个别同学提问带有恶意,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必须有宽广的胸怀,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善意和诚意最终会赢得他们的信任。
       三、公平对待发问者。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些老师对待学生有失公平,对优生的提问能够比较耐心,而对非优生却不耐烦,甚至不屑一顾。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优生:“老师,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老师:“这个问题不算难,你再想想看。”该生想了一会,没想起来。
       老师接着说:“你这样想想看,会怎么样……”解释中,老师始终面带微笑。
       非优生:“老师,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老师:“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你自己想想看。”该生想了一会,没想起来。老师接着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想不起来,可见你上课是怎么听的!上次,我不是这样讲的吗……”或者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都不会呀!上课肯定没注意听!这样吧,你找其他同学帮你吧,我现在有事。”
       显然,这样对待学生肯定是不妥的,不但会让非优生寒心,也会让真正正直的优生看不起。
       四、存疑必须有交代。在释疑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自己解答不上来的问题,怎么办?有些老师会采用胡乱圆场的办法来糊弄学生,这是不可取的,也会让学生看不起,因为学生也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语)。所以我们就应该老老实实告诉学生我们不会,我们应暂时存疑。但存疑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它只能是“缓兵之计”,最终我们应向学生交代它真正的答案。然而,有些老师却把存疑当作“三十六计——走为上”:
       “这个问题暂时保留,我回去查一下有关工具书。”或者这样说,“这个问题暂时保留,我回去和有关老师商讨一下。”
       但多少天过去了,老师一直没有这方面下文,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再回答。
       这种存疑方法只能“蒙”得了学生一次两次,最终还是要露馅的,所以要想维护自己的形象,只有老老实实去查去问去研究,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为自己赢回面子。
       五、释疑不要一次性把话说尽。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可以一次性地回答,但大
       多数问题还是不宜一次性把话说尽。我们要耐心启发、诱导,学生不到“悱”的程度,我们决不要去“发”。在这方面,古代的孔子做得好,当代的魏书生也做得好。他们都认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偏偏“钟情”直接告诉,一个问题学生答的稍微有点走样,我们的老师就开始着急,然后马上就告诉学生答案,他们美其名曰害怕耽误学生时间。长期如此,必然让学生养成这样的坏习惯:上课记答案,课后背答案,考试写答案。这样的教学还有何创造性可言?培养的学生还有何创造力可谈?
       另外,在释疑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回答不与我们的所谓标准答案相同而又有道理时,我们千万不能一口否决,而应该加以尊重和鼓励。曾记得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问小朋友:“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孩子们抢答道:“因为它们怕回家迷路!”然而主持人却说道:“回答不正确!”一颗想象力的春芽就这样被成人的理性化思维无情地扼杀了。我们老师可不能像那位节目主持人!
       朱长礼,宋秀峰,教师,现居江苏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