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正确对待不同的声音
作者:廖 忠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学背景
       在上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前,我觉得高三学生读通这篇文章是没有困难的,因此在备课时改变了按部就班分析蔺相如形象的想法,而是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以“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言行为例,说出蔺相如令人钦佩的地方,希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仅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促成他们思想的发育,从内心深处钦佩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赞赏他的爱国之情。在我看来,蔺相如的崇高形象是毫无争议的,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也会认同这个观点。
       案例描述
       上课时学生讨论热烈,回答积极,我对学生的回答很满意,在总结学生发言时也很动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对蔺相如的大智大勇予以高度的评价,学生似乎也被我的情绪感染了,微笑地望着我。讲完之后,我把视线从最后一排收回,却发现第一排的几个同学脸上隐约有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并未放在心上。为了充分体现这节课的效果,我趁热打铁,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把心目中的蔺相如形象形成文字。刚布置完作业,下课铃响了,我心情愉快地正准备走出教室,却被前排的一个男生叫住了,他小声地问我是否可以对蔺相如有不同的评价,我心一惊,刚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看了他一眼,他正期待地看着我,我和颜悦色地跟他说,当然可以有不同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他很高兴地走了,我却高兴不起来了。
       第二天,当课代表把作业交给我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个同学的作业本。他在作文中写道:我认为蔺相如并不像老师所说的那样爱国,也看不出他的大智,因为他派随从怀璧送回赵国是一着险棋,此举很不妥,是拿整个赵国作赌注,如果秦王因此而大怒,则会给赵国带来兵临邯郸的危局,从这就可看出他简直是拿国家的安危在开玩笑,这样的人怎么能说爱国呢?学生写得理直气壮,我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学生的想法与我的观点如此大相径庭。我很想找他来好好理论一番,又觉得不妥,认为私下交谈似乎效果不见得好,便把他的作业放在一边,再去看其他同学的作业,却发现和他观点一样的同学有好几个。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认同我的观点,在作业中表示了对蔺相如的敬佩,但我还是有些沮丧,心里实在也不甘心这些学生对蔺相如的如此评价。我决定在班上让学生讨论这几个同学的观点。
       当我在班上说起后,我很诚恳地说很想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先是沉默,在沉默片刻之后,开始相互交流。当我让学生单独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有同学站起来说,我赞同他们的观点,而且我还觉得司马迁之所以为他立传,是因为他冒险成功了,如果他没成功,司马迁就不会把他写入史书了。这个学生说完后有几个同学还为他鼓掌,发言的同学很得意地坐下了。我没有表态,而是耐心地等待着不同的“声音”。终于有同学站起来说这样做的确是冒险,但这样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却是首先由蔺相如承担,看似是拿国家的命运开玩笑,实则是拿自己的性命来拼死一搏,希望能保全和氏璧以完成使命,从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想法来看,他称得上是一个有勇气有爱国心的英雄。在终于等到我要的答案后,我没有直接说出我的看法,而是缓缓说道:在国难当头之时,身居高位的官员退缩了,那些高官之所以退缩除了能力有限外,恐怕还有怕丢性命,怕担责任的因素;而地位低贱的蔺相如却站了出来,为了国家的利益勇担重任,不去想万一失败之后人们的责难,不去想个人的安危。一个淡然看待个人的荣辱的人,一个敢于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希望不辱使命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对他有那样的评价呢?另外,司马迁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看到了他身上的可贵品质才给他立传的,如果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那么总是打败仗的李广就不会出现在《史记》中了。当我讲完之后,全班同学一脸沉重,有的微微点头,那几个同学的脸上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教后反思
       我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是否会让那几个同学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我觉得是否改变看法已不重要,让我庆幸的是自己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
       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理念,我们在理论上会欣然接受,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因为习惯定势,不由自主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如果把自己的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就等于是浇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这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是一个极大的挫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想方设法地给学生提供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老师平等交流的平台,这样做既呵护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又鼓励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作为老师,我们从心底里还是喜欢听话、顺从的学生。但事实上,多听话,就意味着少动脑;多听话,就意味着多依赖。久而久之,这些听话的学生便没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也放弃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一味要求学生听话,使他们不能或不愿意思考问题,又怎能让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因此,当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不管学生是出于何种心理对我们提出疑义,我们首先应肯定他的求异思维,肯定他们愿意和老师真诚交流的心理,老师训斥或粗暴地打断显然是错误的做法;但对他们的观点如果不加分析,就加以热情地表扬,这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样没有好处。这样的表扬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认为与老师不同就是好的,就是创新。因此,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们应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只有有说服力的评价才会显得厚重,才会使学生对自主思考乐在其中,成为一个敢于怀疑,有创见的好学生。
       廖忠,浙江宁波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