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文教育的三个误区
作者:陈 钢 邓 敏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育存在着三个误区。
       (一)关怀不一。语文教学提倡人本主义,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充满了人文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天真活泼的个性,忽视学生独立的人格,用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究竟有多大的发展创造潜能?在沉重的应试压力下,人们不太相信成长中的主体也有选择意愿和选择能力,也不太敢给予他们选择或尝试的机会。在评价学生时,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学生发展均衡一致;课堂提问或表扬总是聚焦于少数优生,对大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合理公正的评价。长此以往,影响了不同层次学生自身价值的判断,乃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二)课堂第一。教师一般认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课堂。但课堂教学究竟是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单一的课堂教学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语文教学大纲》也反复强调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单从理论上看,作为教师是明白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的,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在教学中潜意识地认为课堂教学第一,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外空间堂而皇之地给挤占了。来自多方面急功近利的求升学、争名次、定待遇的做法,又使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把通向课外的大门全部敞开。即使幽幽地闪开一条缝,也总是以某种借口给悄然关闭了。
       (三)课本唯一。中学语文课本经过专家审订、校正、荟萃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但要真正学好语文,仅靠这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大程度上需要在“面广”上下功夫。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分析解剖课文为内容,把课文层层支解,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讲解。试想,如此单调、机械的做法,岂不会使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得死气沉沉?落入“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境地。
       (四)教法单一。多年的课堂教学摸索出的“精讲多练”,“单元教学”等教法经过不断的演练,逐步变成大家乐于接受、容易操作的模式。饱含文化品位的文学或文学鉴赏课由于过分强调面面俱到而讲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令人生厌。我们有“一缸水”,倒给学生“一杯水”等说法表明,教师始终处于主动施教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往往淹没在教师的唾飞沫溅的讲授之中。于是,背景介绍、切分段落、归纳主题和写法等许多本应由学生阅读、体味、查询等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包办了。
       针对以上三个误区,我们的对策如下。
       (一)研究对象,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发展。教育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学习区别于人类一般学习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教育系统中进行,二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基本特点,在于接受前人的经验,主要是一种接受学习。鉴于此,语文教育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主体活力,引导主体积极愉快地学习。
       认识学生学习的本身,中心是研究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接受。学生是人,是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但其主体性还处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因此,需要实施主体性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传统的教学强调在既定的目标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通过何种渠道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呢?这主要靠教师善导,教学生不断进行自身的实践。当今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教学重点要放在探索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积极做学习的主人。
       (二)内引外联、类比对比、引导体验生活。中学语文课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放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应该让学生在不受任何干预和限制的情况下,整个身心完全沉浸在文章提供的情景中。在不知不觉中,精神得到净化和陶冶。同时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这比起那种断章取义、生吞活剥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体验生活?课本中有很多例子,例如:《敬畏生命》一文中,作者只是不经意地看到一种树:连续几天铺天盖地纷纷扬扬散落种子,大量的落入湖泊、岩石上,只有少量的落到能繁衍的土地上。于是作者想到生命年竟是这样一种哲学——不计回报的付出,并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由此,来引入《小麻雀》,一只母麻雀为了救小麻雀竟然敢与猎狗抗挣等文章。让学生体验作者对生活的细心与深刻,并引入生活实际:“狗急跳墙”不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吗?“破釜沉舟”、“哀兵必胜”不也是对生命的珍惜而发出的令人敬畏的力量吗?
       学生在此基础上,把生活的经历与作者体验生活的细心与深刻进行类比、对比,从而也能揭示生活中的很多哲学。想到自己一天到晚打篮球不累,而做一小时的作业就感到累的经历,写出了《我给自已“减负”》的妙文,看到西陵峡石壁上长出的“怪”树,写出了《感谢艰难》这样的佳作。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适合我们借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教会学生去炼就一双“慧眼”,去透视生活,挖掘出生活的真普美,摒弃生活中的假恶丑。
       (三)利用教材、缘文求异、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都停留在“学会”的要求上,最终局限了可创造的思维和发展的空间。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堂课,教师与学生都是其中的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教师应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错误,不求全责备,使学生感到心理的自由和安全。
       课堂教学有它的内在规律原则,但没有固定模式可言,教学方法应是多元的,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如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就必须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增加实践活动,以最有效的方法,给学生营造出创新的空间。
       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大些,不要看得太神秘。创新不能拔高了基本要求而一味追求,求新要务实,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教师就不应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可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四)授之以渔、形成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当学生开始学习新知识时,无任何经验,不知道应如何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对此,教师就要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天起,教给他们正确的思考方法。例如,“看图说话”,在学生自由说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来观察图,表情达意。这样,学生就可初步建立一定的看图说话的思考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空间,培养并鼓励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每一课时,都会提出自己不同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形成多问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在形成多问习惯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时,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他们提出的几种假设中一一验证。如果没有一种假设能得到证明,学生反而会对所学的课文有更强烈的兴趣,一旦教师在这时帮助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假说时,他们会很惊奇地想到,原来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我们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感到的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趣的劳动,并由此学会思考的方法。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们应正确看待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认真思考,努力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这样才能肩负起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健康个性、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
       陈钢,邓敏,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