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想听真话
作者:张 扬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位画家,是个好人,老实人;但也是个极寻常的人,从为人处世到艺术造诣都是如此。大概就因为太寻常了吧,直到退休,才在“不占指标”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教授”头衔。之后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寻常”这个特点当然也体现在所有展品中。可是,一位号称“老院长”(该画家所在美术学院的前任院长)的长者风度十足的人,在画展上对这位画家点头称赞道:“完美无缺!”
       一位雕塑家,也是个好人,老实人,也是个极寻常的人。大概也因为太寻常了吧,直至退休也没一件出色的作品。然而,竟要创造“世界第九大奇迹”了!其设想是一座高塔,内部中空,人们可沿螺旋状阶梯上行,依次观赏塔壁上关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浮雕——这种想法,其实是相当老套的。可他拿来一位著名老画家的文章的复印件,“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说法就出现在这篇文章中。不过这篇文章并未发表过,我所看到的是其打字稿。没能发表的原因,恐怕一是因为从来就没有投过稿,二是各媒体不敢苟同“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说法。
       寻常不是过错,更不是罪恶。但问题是寻常就不大可能达到“完美无缺”的或“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水平——须知,哪怕是不寻常的乃至超群逸伦的天才人物或伟人,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
       为开发“旅游”,显示“政绩”,各地造碑成风,于是常向学者名流征集碑文,且必须是《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那样骈体有韵的古文。当然是指望借此让什么东西“流芳千古”——不过,这谈何容易!很简单:今天能熟练运用古文进行写作的人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确有这种本领的人又不一定是“学者名流”;学者名流即使能很好地讲授古文,也不见得能很好地运用古文进行写作——这就像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熟悉《唐诗三百首》和《岳阳楼记》,却绝少有人能写好旧体诗文一样。“眼高手低”是文学鉴赏与创作领域的规律性现象。此外,说白了,按“上级指示”把从“名优产品”到“形势喜人”都塞进去而能写成《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只能是痴人说梦。
       然而“级别”很高的某名流虽然从未写过古体诗文,竟也“当仁不让”,写了一篇东西并堂而皇之刻在某市某碑上。人们共同的评价是:这其实只是一篇加了点“之乎者也”的白话文而已;这种东西居然能“刻石勒铭”,一是碍着他那“级别”,二是反映了地方官的文化水平差。另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学者虽精通古代诗文,他本人却写不好古体诗文,但也不能免俗,为某市某碑撰写了一篇碑文。大家看后指出,这也是一篇加了点“之乎者也”的白话文。不知那位“‘级别’很高的名流”的“大作”是怎么“出笼”的。不过我想,无论他的“自我感觉”怎样好而自知之明如何差,动笔前后总征求过一些人的意见吧。然而竟没有一个人肯正确地指出这是他的“短项”,建议他推掉这么个费力不讨好的、不能“流芳千古”而只能“贻笑大方”的差使。至于那位“知名度很高的学者”,写出原稿后倒是曾经征求过几位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系主任和“博导”之流的意见,然而他们都说“好”!既然他们都说“好”,他也就糊里糊涂,真以为“好”了。
       想起并谈到这些事,是因为我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写到20多万字,忽觉心头“发毛”,深恐写得不好。给妻子看了,她说写得“好”——我高兴了一下,但很快就高兴不下去了,怕她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旧典中那个“妻”,因为爱我而“奉承”我;即使她没有“奉承”之意,但她不是搞文学创作的,其意见恐不准确。于是我又给几位作家看了,他们懂行,且与我没有亲情,但他们也说“好”!可是我仍不相信,连“一下”高兴也没有。
       从逻辑上说有三种可能:一是我写得不好,可他们却都说“好”——这就意味着我也达到了“完美无缺”的或“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水平,或成了敢写“加了点‘之乎者也’的白话文”更敢刻在碑上让人取笑的傻子;二是确实写得好,于是他们说“好”——这就意味着我的“思想意识”乃至“心理健康”成了问题,失去了起码的判断力,对人们失去了起码的信任;三是写得虽好但有缺点毛病,然而他们只说“好”不说缺点毛病……
       我想听到真话。我必须听到真话!道理很简单:只有真话才能帮助我,使我扬长避短,使我不出“洋相”,使我把书真正写好——但是,真话在哪里呢?从哪里能听到真话呢?我同时想起来,听不到真话,只能听到“好”话和奉承的话,已经是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
       我回头把20多万字重新审视了一遍,结果是删节了四分之一以上,其他部分也作了重大修订——就是说,起码有四分之一以上写得并不好!这还只是我“单干”的结果。如果多有几个说真话的批评者,我的书稿可能写得更好。
       这还只是就一个作家的一部书稿而言——如果推而广之,审视一下真话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重要性,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