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为“讪上卖直”一辩
作者:宋志坚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方舟子著《江山无限》中有《人生舞台上的海瑞》一文,说到海瑞上疏时,引用了《刚峰海公行状》中的话,“公是疏一出,而直声震天下,上自九重,下及薄海,内外无不知有海主事也”。方舟子接着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举人出身的小官僚,一夜之间成为妇孺皆知的大名人,真可谓一骂成名天下知了。”于是,他用“后来神宗评言官的话”说,这是“讪上卖直”,也就是“以诽谤皇上来卖弄自己的正直”。
       海瑞上疏是否“讪上”,是先得弄清楚的大是大非。人心如秤,对皇上也一样适用。封建社会的黎民百姓,并非专找皇上的不是,专与皇上对着干的,他们还巴不得有一个好皇帝。海瑞在疏状中说:“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远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假如嘉靖皇帝(世宗)是一个好皇帝,假如嘉靖年间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实,海瑞此论一出,怕是会天下哗然的。然而,事情恰恰相反,“公是疏一出,而直声震天下”,可见他说的并非无中生有,倒是经得起天下人的检验。何况,这是上疏,专门给“上”看的,符合组织程序,并未在什么媒体上发表,更没有以此煽动天下人对“上”的不满。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看,这“讪上”二字都是“莫须有”的罪名,不能成立。
       讪上既然不能成立,剩下的就是卖直。犯颜直谏,指陈皇上的过失,何以就能卖直,这是值得深思的。如上所说,海瑞的疏状,其实是专给“上”看的,要卖直,也只是卖给皇上,那么,皇上会不会买他的“直”?恐怕不会。“闻过则喜”的毕竟犹如凤毛麟角,极其稀有,“高价收卖”云云往往只是作秀。有虚怀若谷之美名的唐太宗,每每碰到魏征犯颜直谏,还老大的不高兴,而在长孙皇后面前发牢骚骂这个“乡巴佬”呢。像嘉靖这样的皇上,更不会如获至宝地将“直”买下来。“讪上卖直”之所谓“卖直”,其“卖”的对象,指的是天下人。“公是疏一出,而直声震天下”,但这实在不是上疏者有意要将“直”卖给天下人,而是天下人对于这种不唯上、不畏上、如实说话、为民执言的精神的肯定,这里用得上的还是那四个字:民心如秤。这是任何人都没有法子可以改变的。
       “讪上卖直”本是“后来神宗评言官的话”,在《江山无限》的另一篇文章《张居正二三事》中说到这“后来”的事,“吴中行等人因为上疏反对张居正夺情而被廷杖,刑部办事进士邹元标见状,厚贿太监,马上也上了一疏反对夺情,也挨了八十廷杖,发谪极边充军,顿成名人。”其实,吴中行、邹元标等人,倒是素有“五直臣”或“五贤”之美称的,“讪上卖直”只是万历皇帝的说法。在万历年间,或许也确有因海瑞上疏侥幸免得一死却又“暴得大名”而蜂起效仿的,此类想“一骂成名而天下知”的“受虐狂”确有“讪上卖直”之嫌,但这只是犯颜直谏的变异之末流,以此来通论天下为民请命之士,以至将这顶“讪上卖直”的帽子移植到海瑞头上,不该是方舟子之所为,我读过《江山无限》一书中的其他文章,相信他是正派人。正派人所憎恶的倒是另有一“卖”,即卖身求荣,或曰卖身投靠。这种小人大多出在官场。只要能够升官晋爵,只要可以得到荣华富贵,什么人格良知以至于亲娘老子都可以当筹码压上去。此类“卖”的对象,方才是嘉靖皇帝这样的权势者。
       说到“讪上卖直”,我倒想起另一件事。据史书记载,北宋真宗时的右谏议大夫田锡,“直言时政得失,每指斥将相备位,无所筹谋,封疏凡五十二奏,悉焚之。曰:‘直谏,臣职也,岂可藏副示后以卖直邪!”可见,“讪上卖直”也并非是明神宗的首创,至少在北宋时就有“卖直”一说。上了疏状之后,烧掉疏状的副本,绝不再与别人说起,就为避“卖直”之嫌。这既是一种格调,也包含着一种苦衷。能纳谏是“皇上圣明”,因此触犯天威则是“臣罪当殊”,想想这番情状,便可知想用犯颜直谏来沽名钓誉,即所谓的“讪上卖直”,却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