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提高中专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卢静娜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互相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离群独处是不可能生活的,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样会失去价值。这样,我们的表达能力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是不可缺少的,就像叶圣陶先生说过:“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吃亏,往往间接又间接地造成社会的损失。”因此,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势在必行,它是改革开放对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要求。但是在组织实施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金口难开”、“羞于启齿”、“词不达意”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部分认为是心理因素在作祟。为此,分析学生在口语训练中的心理障碍并找到排除对策,是我们中专语文口语训练课教师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中专生口语能力的关键。
       一、分析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是提高中专生口语能力的关键
       口语训练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情况:
       1、怯场心理。中专生初上口语训练课登台发言时普遍出现怯场现象:嗓音发颤,满面通红,抓耳挠腮,严重的甚至脸色发白。
       2、拘谨腼腆心理。此类学生上台时脚步迟缓、犹抱琵琶半遮面。上台后本应当众挺立,但有些学生普遍有拘谨腼腆心理,控制不住形体,或眼皮低垂,或目光转向窗外。如:两手不能自然下垂,胸部不能挺立,两肩不习惯后放,腰颈难于挺直等等,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
       3、偏执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有个性,但文化基础差的学生。上台说话既令他们兴奋,又令他们尴尬。由于他们的自卑意识作怪,平时在公共场合往往习惯于自嘲。因此,对上台按教学要求完成训练往往感到别扭,有的上台后沉默片刻,然后说一声“不会”就期待下台;有的上台草率应付,然后在大家会意的笑声中知趣地下台;更有甚者,置训练要求于不顾,以“反面人物”特有的腔调和神情,展示滑稽表演来搏得同学们的开怀大笑。
       4、冷漠心理。这类学生对口语训练的冷漠态度,一般源于性情的自负和固执。生怕丢人现眼,对登台缺乏热情和勇气。这类学生有两种倾向表现:一种个性强,不情愿登台演练,轮到他时总是推三阻四,然后板着脸孔上台敷衍了事;另一种认为口语课不是专业课,不明确目的,却又摆出一副“老成有余”、“看破红尘”的姿态,对登台缺乏热情,三言两语应付。
       5、犹豫心理。这类学生过分追求完美,自我克制力强,交际困难,偶尔在熟识的人群中,他可能滔滔不绝,语惊四座,但在班级登台轮训时,他们十有八九都极不适应,表现为欲说还休,以至迟迟不能开口。
       二、消除学生口语训练课的心理障碍是提高中专生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提倡鼓励引导,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心理障碍,从而取得训练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去做。
       1、激发兴趣。激起学生的说话欲望和说话兴趣,从思想上启发诱导,这是口语训练课消除心理负担的第一步。
       首先,激励学生,提高认识。针对学生认识不足而形成的淡漠心态,应着重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可以通过讲述名人故事的形式进行。如古代名士晏子、诸葛亮、蔺相如等,他们凭“口舌之劳”取得了政治、军事、外交方向的成功;又如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外国总统罗斯福、丘吉尔等演说家的伟大风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从小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说话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活跃气氛,增强信心。对于那些上台有怯场、腼腆、犹豫等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增强他们说话的信心。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平淡自然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登台自我介绍,教师逐一指明其长处,并予以肯定;也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民主愉快的气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说话心理,用小组竞赛的方法克服腼腆,消除偏执心理。
       2、指导方法。有些学生之所以出现登台发言的心理障碍,是因为缺乏一定的正确方法,教师如能在说话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恰当的指导,有助于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首先,纠正方言,咬准字音,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有些学生在训练中出现自卑紧张心理,一定程度上是对普通话的畏惧。方言盛行的客家地区的学生表现尤甚。因此,咬准字音,进行一些普通话正音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如学生在班上轮流读报,每班的“每天一句话”,创设优美的推普环境,黑板报有推普栏目,教室内有推普园地,学校广播有推普专题,上课、集合、广播活动等都使用普通话。
       其次,讲究艺术,重视技巧。口语训练的形式多样,教师要对每一种形式进行方法指导,讲究技巧性,比如进行电教口头表达训练。这是运用录音手段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训练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运用录音反复进行听的能力训练,因此课前老师要选择长短不同的录音教材,如示范朗读,表情朗读在课堂或课外播放,还可以播放一些演讲、故事、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录音,并要有目的地重播,因为读的许多基础知识,如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却不是单靠教师的讲学生就能理解掌握的,还要通过听的实践,反复体会、练习,学生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接着运用录音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材料。上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要求复述的内容,听完录音后,指导学生或详细、或简要、或模仿性、或创造性地复述,这既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训练了表达能力。再次运用录音组织学生评议复述。评议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在组织学生听录音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按要求进行分析。评议也可以根据被评议的学生复述时所存在问题而临时决定评定形式。又如具体到演讲这种独自体口语训练形式,要求较高,但教师只要把演讲在姿态上、手势上、眼神上、语速语调上等方面要求明确提出,然后做出示范让学生效仿,使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演讲。学生口语训练完后,对学生在口语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完全有可能完成教师对口语课的要求,并感到自己正在不断取得进步。通过上述的一些做法,学生在口语训练课中增强了信心,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就自然地消除了。
       卢静娜,教师,现居广东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