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诗词中字音的暗示作用
作者:张建福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为什么人们在读到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十四个迭字时,仿佛有一种凄冷生凉的感觉?除了修辞学上的所谓迭字的妙用之外,恐怕同字音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有关。刘师培《字义起于字音说下》云:“古人制字,字义即寄于所从之声。就声求义,而隐谊毕呈。”清人王士祯在《倚声集序》也说:“善读诗者,由声以考义。”刘、王所说,双双道出个中奥秘。所以在古典诗词中,字音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此问题略作以下分析。
       1、字音暗示着不同思想。《诗经·七月》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剥枣”即“扑枣”,“剥”即“扑”字,敲击扑打之意。“剥枣”就是“打枣”。但是诗人却摒弃“打”字,选用“剥(扑)”字。因为“打”字上声,字音猛烈响亮,其义开朗激昂。“扑”字入声,发音短促沉着,其义阻抑沉痛。选用“剥(扑)”字,方能同该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等诗句相呼应,又同全诗所反映的劳动者一年血汗流干,脂膏吸尽的血泪控诉相表里。它既很好地传达出劳动者生活、劳动条件的残酷现状,又保持了全诗特有的沉郁、悲愤风格的统一。真所谓一字之助,一章得益,一音之力,全篇生色。唐诗人刘义山《无题》诗“芙蓉塘外有轻雷”这一名句的“外”字,除了修辞学上的炼字以外,发“外”字的韵头时,就会发出如同雷声“隆隆”之音,其韵母又正好是由低到高的ai两个元音组成,因而就造成轻雷滚滚而近的感觉。
       汉语语音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大致说来,元音中的舌面前音、舌尖单元音发音响亮清越,其所代表的意义多是欢愉、轻快、悠闲之情;舌面后音发音重浊阴沉,其所代表的意义带有沉痛、暗淡、抑郁之感;鼻化元音发音浑重,其体现的常是模糊之意。辅音的发音各别,音质相异,其意不同。有的清脆尖丽,有的阴浊沉重,有的高昂宏亮,有的爆破抑塞。其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有凄清轻倩,含浑缠绵,激越轻捷,迫切急遽等等的不同。
       2、字音暗示着不同的感情。在《离骚》里,屈原曾十分灵活自如地运用过“余”、“吾”、“予”、“我”等自我称谓词。从语言学角度看,“我”,按《说文》,是“施,身自谓也”。段玉裁注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我’古为叠韵,‘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我,以为形声也。”“吾”字,《说文》:“我自称也,从口五声。”“余”字,《说文》:“语之舒也,从人,舍省声。”郝懿行释云:是余为舒迟之我也。至于“予”,本是推予之意。段玉裁云:“余、予,古今字。”由上述材料的分析中说明:“我”字发音疾直,“吾”字发音重浊,“余”字则发音平舒。因之,《离骚》开头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四个“余”字,因其平舒之音,才同诗人自豪、赞颂的神情丝丝入扣。“吾令帝昏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宁;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前一“吾”字,因其重浊,烘托出诗人上下求索,前途难测的沉重心情。而帝阍拒人千里之外的严峻神色,奚落冷淡屈原的悠闲之情,又从后一“予”字的平舒中溢出。诗人的急切沉重,帝阍的傲慢轻忽,两两映照,鲜明强烈,渲染了诗人在理想碰壁后的悲剧氛围。“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前一“我”字,因其疾直,其情愤激;后一“吾”字,其情重浊,其情悲壮。现实黑暗似漆,冷酷如铁,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一“我”一“吾”,一笔写尽屈原那种痛定思痛的衷曲,瞪目扼腕的神态。诗人借助“余”“吾”“我”“予”的不同音质,一一置于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给《离骚》平添多少丰采。现在就不难理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迭字体现凄冷生凉之感的妙用了。因为这十四个迭字,除了“觅觅”、“冷冷”以外,全是齿声字,读起来齿牙敲击,短促轻细,造成的音响效果是一种凄冷感觉,用来表现词中人孤独、寂寞、凄苦等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十分传神。《声声慢》的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舌音和齿音交加重叠,又给人一种啮齿叮咛的感觉,生动地表现了忧郁的情绪。全篇九十七字,用了十六个舌音,四十一个齿音,这两声字的交错运用,很好地表达了抑郁而又愤懑不平的情绪。
       3、字音暗示着不同的意境。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二句是实写,写出了圆日依依,高山巍巍,长河滚滚,大海浩浩的奇景,绘出了白日光华,丹霞舒卷,青山凝碧,黄水澎湃的美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句则是虚写。全诗四句,互为张本,虚实相生。当诗人要写出动人心魄的千里之景时,却虚拟一笔,惜墨如金,借助前二句的酣畅蓄势,以便让人们自己去想象千里之景的无比壮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十字中,“千”字有以一当百的作用;“更”字有推进提升的作用。“千”字从鼻音,表示模糊含混,隐约可辨。这一鼻音性质所体现的感情色彩,正好把无法精确表达的“千里”情致概括无遗,而且配合了人们联想的无边无际,配合了诗中黄昏景色的迷茫朦胧,让人们在想象中依稀可见天围平野、苍山举首、长河悬天、云海翻涌、田畴绵亘、屋宇星罗、暮蔼匝地……诗人点墨未泼,却寓八方繁华;纤彩不施,能致五色相宜。一字之音竟收到篇虽终而意无穷,辞已尽而景无限的艺术效果。这一艺术效果,还由于“更”字把千里之景衬托得无比壮丽,把人们的情绪提到最高点,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欲望。因为“更”字直硬,发音梗塞难吐,它传达出使劲、着意的感情色彩。正是由于这一点,引动人们情绪的高度集中,对全诗的意境倍感亲切。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写一种怅惘若失之情,此诗所采用的韵脚:“子”、“去”、“处”三字全是短促下降的、闭口的去声,仿佛声音是强咽下去的。通篇二十字大都是由舌尖元音、舌面前元音、高元音构成的声音,如:“只”、“此”、“师”、“知”等。声和情谐和相生,青山翠柏,苍松挺立,茫茫白云,深邃杳霭,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4、字音暗示着不同的音乐。“大珠小珠落玉盘”几句,是脍炙人口的描写音乐的著名诗句。诗人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形诸文字,用形象的比喻和声音的模拟把音乐移录在纸面上,而且能够使读者具体的感受到这是弹奏琵琶的声音。大弦小弦高高低低的交错起来,按照节拍旋律组成的琵琶乐曲,象是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接一颗地迸落在玉石的盘子上,清脆嘹亮的声音确是如珠之圆如玉之润的。加以“嘈嘈切切”的重叠,“大珠小珠”的并排,琵琵弹奏出来的悦耳动人的声音就显得更加真切了。乐曲由清脆嘹亮变得婉转低沉,诗人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来描写,“间关”是叠韵联绵语,“莺语”二字双声,“花底滑”是隔字同音,七字组成一句诗,读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但恰好用以表现琵琶乐曲的委婉曲折,声音像受到重重阻碍,只能绕着弯子从花朵底下滑露出来,又像封冻以后的泉水只能在冰层下来缓缓流动,那声音自然是婉转的、深沉的。乐曲的声音继续低作配合。既像黄莺的叫声沉下去,终于“凝绝”了,“暂歇”了,此处曲断情不断,无声胜有声。等到曲子快要终了的时候,突然又高亢了起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瓶”、“破”、“迸”三个字在发音上有共同点,双唇先紧闭后急张,都是“爆破音”,读起来声调自然是急促而响亮的,“骑”和“突”是两个去声字,“突”和“出”是叠韵字,读起来声调自然是急促而连贯的。上句三个爆破音按照节奏的间隔断开使用,而且都落在拍眼上,下句先用上声的“铁”字挑起,“骑突出”三字急促紧连,“刀枪鸣”三字平声,又属歌行句法中常用的“句尾三平”。这两句声音响亮急促,象是打碎了一只银瓶而水浆迸射,又象是千军万马突然出动,而金鼓齐鸣,以字象声,使得诗卷之上仿佛有音符在跳动,令人叹为观止。
       字音在诗词中的暗示作用,有时,是出于作者的有意为之,有时则不是这样。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的字音原来具有的暗示作用消失了,有的则又出现与此相反的情况。但总的说来,字音在诗词中的暗示作用,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引起注意。
       张建福,陕西凤翔师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