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从“老鼠爱大米”看爱情审美教育的缺失
作者:江海瑶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老鼠爱大米”是很多年轻人出口能吟的流行歌曲。其曲调轻松流畅诙谐,但反复吟唱的“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却让人颇为别扭和不解。爱情是美好、纯洁、奉献、忠贞的,有无数优美鲜明的形象喻之。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就把男女之爱的关系比作急流与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春藤……,李商隐吟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舒婷比作橡树与木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老鼠爱大米”让人想起秦朝一个叫李斯的丞相,他写了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还有一著名的老鼠理论:做人要做米仓的老鼠,饱食终日,趾高气扬,不要做粪坑的老鼠,肮脏卑贱。原来二千多年前的李斯就喊出了“老鼠爱大米”,不过他追逐的是权力、地位、金钱。李斯后来虽位及丞相,但最终在权力斗争中身首异处。现代版的“老鼠爱大米”则直指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却不难看出赤裸裸的贪婪和毫不掩饰的低俗。
       对爱情的理解有无数种,“就像老鼠爱大米”作为个别的现象可置之一笑,但当它成为年轻人挂在嘴上,甚至付诸行动的爱情流行宣言时,就难免不引起人们深思。它的流行,首先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特征,即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淡漠。人们习惯用世俗的、功利的眼光看世界。以感官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缺少精神追求和理想家园。不说政治生活中的跑官卖官、权钱交易,也不说经济生活中的唯利是图、假冒伪劣,就是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也甚嚣尘上。学历竞争变成了升学竞争,升学竟争又蜕变为考试竞争,最终导致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用老鼠追逐大米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老鼠爱大米”的流行也折射出在爱情审美教育的缺失。曾几何时,爱情是一个谈虎色变的禁区。《林海雪原》因为有了朦胧纯洁的战地恋情,被划为禁书。时过境迁,五花八门的爱情观如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老鼠爱大米”这样充满弱智语言的所谓爱情歌曲的流行,就是一个颇为极端的现象。让人不得不感到青年一代爱情精神食粮的匮乏。当课外阅读被升学压力挤到无足轻重的角落,在现代传媒将爱情物化的强烈冲击下,年轻一代的爱情世界里还有多少爱情的经典。当孩子们被挤压在升学考试的狭小空间里,甚至连高考必考的名句默写也认为只有区区几分而不愿花时间,关于爱情的阅读还会有多少空间就可想而知。在有些学校、教师或家长那里,小说几乎就成了影响考试成绩的禁书。前不久,某中学语文考试出了一道“《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谁”的试题,学生的回答大多离不开林亿莲,林心如等当红明星,就是很少提到林黛玉。
       尽管在文艺作品中,爱情早已不是禁区,但是在中学教材中,对爱情也还是要少谈、甚至不谈为妙。朱自清《荷塘月色》入选语文教材就删掉了对江南美女描写的一段。罗大佑的《童年》进入教材,有关少年爱的朦胧的诗节也强行删掉。当性与性教育进入课堂以后,语文教材提供一些爱情作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视角去欣赏异性,感悟爱情是大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新版的上海初中语文教材有了爱情单元,尽管对此见仁见智,但这对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对年轻人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学校、教师、学生都应以此为平台,延伸阅读视野,让年轻一代感受爱情在功利之上的审美价值,领略爱情的美好,纯洁、忠贞、奉献……。
       江海瑶,江西师大鹰潭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