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语文课本功用研究
作者:朱永江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受功利驱使,不少教师贪多不化,尽可能多地去涉猎课本外的东西,而将课文浮光掠影般的一带而过;又受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理论之误,是否用课文也就随心所欲,如此,课文也就很自然地淡出课堂教学,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殊不知,语文课本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介,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本的处理只在封闭的圈内进行,追求其统一性与共通性,周而复始,重复着固定不变的结论,消解了学生个体文本阅读的个人性与创造性,致使文质并美的语文课本变得枯燥无味,教师茫然不知所措,学生更是敬而远之,没有充分发挥语文课本应有的价值,在教学中,师生不是借助这个中介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而是满足于对课文内容的图解,仅此而已。其实语文课本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亲密接触,发现其动人之处。所谓的“亲密接触”,就是通过教学开掘语文课本的多种价值,使学生完成一种心灵的内化,从而引导学生由课堂内的“半亩方塘”走向大语文下的“天光云影”,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伏笔。据此就应奏响语文课本在学生心灵上的奠基、拓展、实践、发展四部曲,从而实现语文课本的固有价值。
       奠基——直觉思维的开启
       直觉思维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思维的“感觉”直观地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心理过程。我们每个人的阅读或研究的思路由模糊到清晰,大多依靠的是直觉思维。爱因斯坦曾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而语文课本就是最好的媒介。
       利用语文课本可以培养学生的直接感知能力,不论是从景到情的释放过程,还是从物到人的演绎变化,都可借助直觉而予以认知、同化。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因“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继而出游而勾画出两幅通过作者敏锐观察、能让人直觉感受的优美画面:月下荷塘图、塘上月色图。这里可以借助直觉让学生通过对比喻、通感、拟人等语言特色的品味而直接感知画面给人的一种宁静美,从而进一步认知到文中景物的那种宁静美,恰好是与作者此时的“片刻逍遥”的心境结合起来的。
       利用语文课本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感悟能力,这里主要指阅读、写作中迅速感知、快速领悟的思维能力。如鲁迅小说《祝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用十分钟时间读完全文,然后迅速梳理祥林嫂大半生的悲惨命运,即:没了丈夫——鲁镇打工——被迫改嫁——丧夫失子——重回鲁镇——沦为乞丐——“祝福”中死去,在梳理中感悟到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摧残。通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感悟能力。
       拓展——审美能力的激发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美,有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这所有的美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陶冶,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最好的捷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所以,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化、拓展,从而在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小说描绘了一幅“温柔、美丽和平静的茶峒”自然风景图,通过延伸,就可以让生活在拥挤的城市中的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同时小说描绘了湘西淳朴的民风,借此可以让大呼社会黑暗的学生看到社会的美;小说描绘的质朴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就更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人性美、人情美而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掘语文课本中文章所蕴涵着的丰富的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感染与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实践——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看似关系不大,难以找到契合点,其实不然。由课内走向课外,追赶时代潮流,是一种解构阅读;由阅读转向写作,同步提高,是双向提升的目的。学生写作时苦于“无米下锅”,实质上没有意识到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库,可以利用语文课本积累很多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新版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美文,有待我们去充分利用。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仅第四册高中语文课本就有很多素材可参考:柳毅不辞千山万水为小龙女送信可见其诚信;诸葛亮严肃军纪挥泪斩马谡也是一种诚信;玛蒂尔得节俭勤劳偿还债务,未尝不是一种诚信。反面的例子也有,纨绔子弟李甲贪蝇头小利变卖杜十娘,是背弃诚信;葛朗台为诱骗欧也妮放弃继承权而阻止经纪人讲明真相,也是背弃诚信。选材是写作的基础,选材成功,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正如盖房子,基础牢则房子才能建得高,建得稳。材料是为表达服务的,最能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材料选好了,文章的内核,即“意”就能蕴涵其间,就能水到渠成。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深刻的、熟知的素材。而引导学生认真感悟课本,挖掘文章素材不失为明智之举。课文不仅是素材库,同样是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典范,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如前面提到的《荷塘月色》,学后不妨让学生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所选的材料必须吻合其境其情,进而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又如《庄周买水》,是典型的故事新编,学生也不妨模仿创作。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用心筛选的代表作,值得你去品味、借鉴。
       课文的阅读本就是和写作融为一体的,尝试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既立足于课本的理解,更着眼于阅读基础上的多层次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课本中深刻挖掘信息,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方法,找到能力的生长点。
       发展——感悟鉴赏的提升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智活动,它洋溢着创造性的愉悦。而如今,即使是一篇名篇佳作,在课堂上也很难激起学生的情绪回应。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对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鉴赏,仅仅是别人经验的翻版。学生因为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感悟,自然会对文本感到乏味,从而影响对文本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人文精神的吸收。所以,要利用课文的深意来提升学生感悟和鉴赏能力,走进形而上的智慧世界,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方法上给予恰当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思维之门,尤其是求异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鸿门宴》一文,多年来一直在宣讲项羽的狂妄自大,刘邦的机智和善;鸿门宴过去千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大潮时期,是否只有一解?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谈出不同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我认为应该是可以的。也只有在多向求解中,既引导学生去思考,又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就能自然地提升鉴赏能力。这一点,庄子有个说法值得我们沉思,他非常强调人的思想的差异性,这是很有道理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所忽视的。既然人的思想是有差异的,何必非去求同不可呢?在语文课堂上,在教材认识上,有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是更好吗?这样有利于学生走进课文,与作者、文本对话,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鉴赏,更有自己的痕迹。也可以利用教材的“空白”,来引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失去其他部位的情景,进而理解失去胳膊的好处,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了感悟能力。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更承担着陶冶学生情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一路的艰辛。只要多留意你我都会发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请与语文课本亲密接触吧,其功无比,其乐无穷。
       朱永江,教师,现居浙江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