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还有何“职”可留?
作者:张雨生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农业税费正在减少。快的,今年全部减免。慢的,最多延长5年。不快不慢的,说是三年减完。政府向农民做出了郑重承诺。这项政策不会半途而废,这个趋势不可逆转。
那么,县里乡里费尽心力组建的那支征敛的队伍,将会怎样终结呢?近时,我到一个地区去,听说那里像前些年鼓励机关干部下海一样,正在给这些人办“停薪留职”。我觉得奇怪,他们还有何“职”可留?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税费越涨越高,到了世纪之交.几乎失去控制。许多地方巧立名目,想怎么涨就怎么涨,想怎样收就怎样收。盘剥农民,欺压农民,无所顾忌。税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力,愈强征愈困难,以至形成对抗性的矛盾,不断出现暴力事件。一方无钱无粮,一方强硬征收,便不得不组织一支特殊的征收队伍。几年间,这支队伍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庞杂,对于弱势农民完全称得上强大有力。
说它庞杂,是指征税工作人员,无限制地超编,需要多少就是多少,只要能从农民手里把税费收上来,一分也不能少。县里几百人,乡里几十人,不算稀罕。不大量超编,也确实对付不了农民。收税吃税,手里掌握了钱粮。自己先优待自己。谁都晓得,税务部门是肥差,一般人挤不进去。挤进去的,得有过硬的关系。大小头目的七姑八姨,都往这伙人里塞。
说它强大有力,是指税务人员之外,还组织有这个治安队,那个纠察队。在向农民征税收费时,给予强力配合。“没钱没粮,拉猪扒房”,就是这些人干的。开始,还有干部带队指挥,后来干部学乖了,怕出事故惹麻烦,凡是强力配合,干部便龟缩起来,全由他门横冲直撞。挤进这个队伍的,倒不需要有什么关系。头脑简单,四支发达,有股蛮劲傻劲就行。愈没有政策观念,不讲世道人情愈好。他们多是无业人员,乃至地痞流氓。
在乡间,搞得民不聊生的罪过,当然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他们都是小人物,尽管可恶,也不过是被人当枪使。但是,他门毕竟有民怨在身,从良心上应该向父老乡亲谢罪。如今,要他们离开那支队伍,有的人就心虚。势单力薄了,害怕农民报复。
解散他们,为他们办个“停薪留职”,大概是一种安慰。鼓励机关干部下海,保留干部身份,呛水之后还可以回来。这些人既无干部身份,也没有什么薪。税务部门,执法部门,从来不曾有他们的职。供养他们的钱,都说税外税,费外费,罚来的,摊来的,甚或抢来的。只是这些人不是等闲之人,招之能来,挥之能去吗?强征暴敛,个个有汗马功劳,某些领导人也不忍心—挥了之。如今无奈,不能不“停薪留职”。我去的那个地方,每人每月先是发500元的生活费,后来减到300元,现时只有150元。待到明年,150元也不会有。倘若这也叫“薪”,不停也得停。留职,有点自知的人都会明白,自欺欺人,何职之有?
有些县乡已经看出,农业税费再收三五年,倒不如一刀割断。因为收税收费需要成本,农业税费成了老鼠尾巴,越拖越小,收上来的数额小到一定程度,便会抵不上成本付出。最大的成本付出,当是养活这支征收队伍。一刀割断,既无任务,亦无供养,也就好宣告这支队伍“安乐死”。
社会需要什么人,就会造出什么人,不管是好人赖人,正才歪才。不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兹生强征暴敛的队伍,在农村恶性膨胀,那就不仅是农民的悲哀,而且是那个社会的悲哀,那个时代的悲哀。社会和时代清醒过来,恢复正常,他们实在没有道理存在下去。欺压农民,天理不容历史不会漠视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