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比较在文学欣赏中的运用
作者:汤天永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种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鉴赏。刘勰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像,务必博观。”(《文心雕龙》)较高的审美鉴赏力离不开对艺术形象的多次比较鉴赏实践,要做到博观与精取,求同与比异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审视文学作品,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抓住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作品的主题,更细腻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笔者结合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