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各执一词
作者:何满子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4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云:“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这是前人说《春秋》笔法的话头。其实是文人自神其术,夸大其议论的威力之了不起,当然,这话用心不坏,意在砥砺人要行善,告诫人莫作恶,免得给后世留下话柄。
       俗谚又说:“嘴唇两爿皮,咋说咋有理。”意即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评论,说好说坏都可由评论者随心所欲,没个定准。有时甚至相同的议论,说得难听点或说得好听点就大不一样。比如说某女士“水性杨花”,“人尽可夫”,斥之为“荡妇”,就难听极了;如果换一种说法,说她很“开放”,很“罗曼谛克”,赞之为“新潮”,这就十分顺耳了——其实,讲的是同一内容。
       语言这玩艺,确有很多魔法可耍。同一对象,爱之可颂,恶之可咒,那区别之大,诚所谓可依立场、观点之不同而大异。这是最近笔者偶尔到一处去旅行,从亲耳所闻中大兴感慨的。
       那地方是我旧游之地,上下人等都颇多熟悉。谈及当地的一个小头头,和这头头关系好的周围人等的评论,就和下面的群众天差地远。别的不说,光指同一件事:这小头头常到当地一家兼营娱乐业的餐厅去和三陪女郎鬼混。群众的议论是,这家伙搞腐化,每天晚上都玩女人,仗势白玩,钱也不出,简直是流氓。可是我当作闲谈,询及这头头底下的一个办事人员,秘书吧,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此人很能联系群众,那家餐厅倒是常去的,也不过是去了解了解情况。他向来没有官架子,男女老少都同他合得来,和群众打成一片,外面有些风言风语是事实,我看他人还是正派的。瞧,两边说法不同,你信了哪边好?——不过,到餐厅里去和三陪女郎“打成一片”的“联系群众”,实在叫人难以理解。自然我没有责任也没有兴趣去调查核实一番,但由此可以想见,许多事情的调查察访中,是会遇到这种各执一词的障碍的。
       这回我旅行所遇到的,还只是一个小头头的品德和私人生活的小事,历史上大人物的功过是非的评论其实也没有两样。有的盖棺而不能论定,有的论定了的好人或坏人,仍有部分有关人等持异议;至于世界级的大人物,则即使大人物的本国或世界已众口一词地评为暴君恶魔,早就是臭不可闻的,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还在焚香膜拜,奉为神圣;且也都有其称美的说词,俨乎其然。因此,西方的有些光头党至今还在崇拜希特勒,就无须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