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半真半幻]三藏创收
作者:侯国平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4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猪八戒私设小金库。把银子熬成块,塞进耳朵里的事,被媒体爆光后,在取经团内部引起很大的反响。唐僧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谁知,查来查去却查不下去了。因为猪八戒根本就不承认错误,说这是天大的冤案。
       八戒吵吵嚷嚷道,嘴脸!这是什么私房,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这有什么错,算的哪门予腐败?看看人家衙门里的主儿,早上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抱着裙予转,年年涨工资,过节发红包,要多安逸有多安逸,谁会稀罕这点银子?俺老猪好歹也当过天蓬元帅,见过场面的,如今却来受这份苦,挑个担子,翻山越岭,风刮日晒,饥一顿饱一顿,还要说俺搞腐败。
       八戒一席话,倒让唐僧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取经团的日子的确不很富裕,前年都说小康了,但遇上荒山野岭,前不搭村后不挨店的,连碗稀饭都喝不上。八戒为此常发牢骚,说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但终归没有走,还是挑着行李走得很带劲儿,如今闹出个耳朵塞银子的事件,怎么办呢?
       沙和尚说,二师兄往耳朵里塞点银子也不是什么正经大事,和陈希同、成克杰那些贪官比起来,是四两棉花,不值得一弹(谈)。
       孙悟空也说,三师弟说的对,只要实行了高薪养廉,谁还会往耳朵里塞银子?八戒一听便乐了,还使劲地拍了拍手说,好,好。
       高薪养廉是个不错的主意,当年取经团从长安出发时,就有经济学家说过这事,要想夺得取经大业的最后胜利,就必须在取经团施行高薪养廉制度,每个团员都发给一座花园别墅,林肯小轿车一辆,月资十万唐元。
       唐僧对此很不感冒。他说,只要心中有个佛,能吃一千一万个苦。什么高薪养廉,那一套在取经团里不吃香。如今,孙、猪、沙都耐不住了,纷纷要求高薪养廉,看来不搞一搞是不行了。
       怎么搞呢?这不是紧箍儿咒,念一念就立竿见影,痛得悟空抱头翻滚。高薪养廉是要有钱的,钱从哪里来呢?大唐朝虽说是个超级富国,但批给取经团的财政经费都有限,只够工资和出差补助妁。用八戒的话说,比下岗工人强些,刚够填饱肚皮。唐僧决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听一听徒弟的意见。
       唐僧说,徒弟们要高薪养廉咱就养,但没有钱怎么养,咱取经团没有执法权,又不能去搜刮百姓。
       唐僧一句话说出了关键,取经团是个事业单位,几次报批转为行政单位都没批下来,想出台个收费办法,都名不正言不顺的。八戒一听又闹着要散伙,回高老庄当女婿去。
       悟空劝道,别急。他有一个办法。八戒叫他有屁快放。悟空说,给观音菩萨写一份要求高薪养廉的报告。唐僧一听就否、决了,说,有困难,自己克服不‘要麻烦领导。
       八戒说,师傅能早点解放思想,俺也能跟着风光风光,悟能还会稀罕那点银子么?
       唐僧说,到哪山上唱啥歌,现在唱歌也不晚。
       还是悟空智慧多,他说,废话少说,捞来银子是正经。我看还是给师傅过上几次生日,换上几次住房,多生几次病,多拜几个大款“哥儿们”,还愁黄的白的东西没人奉献么?唐僧说,这些办法太老士,《杂文月刊》上都介绍过了,还是,想点新鲜的举动。
       沙僧说,要新鲜的也不难,让大师兄请柬哪吒三太子帮咱写本书,名字就叫《取经路上》署上咱师徒四人的名字,“唐孙猪沙”,走一路,卖一路,侏准挣大钱。
       八戒说,这法也不新鲜,还太慢。不如请师傅多开几次传经大会,公开售票,票价500元,合影一次1000元,现在正流行这一套。孙、沙都说,这夯货想的办法不赖,又传播了先进文化,又捞了钱,还能高薪养廉。
       唐僧采纳了八戒的创收建议,每到一个新地方,就要开一次传法大会,异域百姓都想一睹东土大唐和尚的风采,因此纷纷前来听经,人山人海,挤涌不动。很快取经团的经济形势就好转了,而且越来越好。
       八戒现在整天都笑咪咪的,月工资上万元还有奖金,用上了信用卡,再也不用往耳朵里塞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