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小辑]言与行
作者:曾敏之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4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为政不在多言,贵在能行”,古有明训。
清代的唐甄,写过一篇政论文章,题日《权实》。其中引述两个故事值得玩味。
故事之一是说古之会稽,有一石家的次女患了病,其父特延聘著名的良医来为她诊断开方,可是久而不愈,只好把良医送走。但其父深为怀疑,他不相信这样的良医还治不好女儿的病,于是检查了女儿的闺房,发觉良医所开的药物被她抛掷于床底,于是恍然大悟,遂采取强迫手段,要女儿把良医开的药一连服了三剂,终于药到病除了。
唐甄引述之后,不禁慨然而叹曰:“夫国有善政,而德泽不加于民者,政虽善,未尝人民也。”他认为“为政贵在能行”。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任何良法美意构成的方针、政策,如果不能贯彻下去,落实到行,是谈不上治道的。他断言“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靠一纸空文,“犹石季之饮药也”。
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位唐子被委任为地方长子的官吏,长子地瘠民贫,但宜种桑,如能因地制宜地种桑养蚕,一定能除贫致富。唐子不靠“告示”,行“文书”,他深人民间,先动员父老以为倡导,再遍防民家以交换意见,经过考察研究之后,长子的父老妇孺都了解种桑的好处,唐子才聘来种桑养蚕的能手传授技术。于是长子小县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植桑80万株,后来桑蚕丰收,改善了民生的困苦。
唐甄引述之后,又不禁慨叹曰:“树植,易事也,必去文而致其情,身劳而信于众,乃能有成。”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不完全靠文书命令,而靠躬行实践以取信于民,就能办成好事。
封建时代的官僚主义,唐甄也列举典型的例子,就是“表暴日厚,忠信日薄”,“问其治功,则无化之所以不行也”。他主张对“专利蔽主,徇私党邪”属于“民之仇,国之贼者”,必须“雷霆之威”以治之,换句话说就是要用重典。
唐甄的政文化,可称谠论,他归结为“天下奚治?令行则治。天下奚不治?令不行则不治”。
我觉得以唐甄的尺度衡量官僚主义的罪恶,也有举一反三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