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往事]陈粟之争与苏中七战七捷
作者:袁德金

《中外书摘》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毛泽东的南线出击计划
       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
       年初,战火还弥漫着中国的天空。随着1月13日停战、政协各项决议的通过、整军方案的达成,人们觉得和平民主新阶段已经到来了。人们期待着和平,也盼望着和平。
       但是,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以三十万大军向我中原解放区大举围攻,又挑起新的全面内战的战火。
       在新的全面内战爆发前,毛泽东对形势的判断有一个从力争和平,准备蒋介石大打到以打促进和平的变化过程。
       6月19日,即新的全面内战爆发前一周,毛泽东在一份电报中指出:“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将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介石进攻,争取和平前途。”这一电报精神与以往已有所不同,其重点是要在“六个月内外时间”争取我军的胜利,以实现和平前途。
       毛泽东为什么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可以决定战争胜负呢?中共中央在两天以后,即6月21日的一份电报中作了说明:“国民党危机空前扩大,大城市人民对国民党极大不满,酝酿反战运动;各省灾荒甚重;杂牌军动摇者;美国舆论已开始批评国民党,如重新爆发内战,估计打不长久,半年之后,可能议和。”
       对战争形势的这种分析判断,必然影响到对战略计划的制定。6月22日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南线出击作战的战略计划,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同志考虑。这个计划是在国共和谈全面破裂,国民党军向我大举进攻时,我山东、太行两解放区主力部队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要求太行解放区的部队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尽可能攻取陇海路沿线南北十几个县城,着重在野战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相机占领开封;山东野战军则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集中主力配合苏皖北部的部队攻取津浦路徐蚌间及陇海路黄口、徐州段各点,着重调动徐州之敌在野战中歼灭之,相机占领徐州,同时,要求集中野战军主力以对付江北之敌,配合作战。并考虑在形势有利时,太行、山东两区主力南渡淮南,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毛泽东指出:“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面,处于被动地位。”
       毛泽东的这一南线出击作战计划完全是一种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6月24日,毛泽东在给陈毅并告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的一封电报中,又进一步扩大南线出击作战计划的规模,即由太行、山东两区主力外线出击,扩大为华中野战军参加的南线三军主力外线出击。计划“以苏中地方兵团吸引并牵制通(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裕)谭(震林)率主力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歼灭三、四分区(即淮南津浦路东、西两地区)之敌,策应北面作战”。并且还扩大了太行、山东两区的作战计划规模,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担负的作战范围向东扩展至徐州;山东野战军担负的作战范围向南扩展至蚌埠,还规定了第一阶段渡淮(河)向南进击。
       毛泽东在6月22日、24日电报中提出的南线出击作战计划,当年是绝密的,开始只限于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陈毅和舒同五人知道,电报并未发给粟裕所在的华中野战军。但为了实施这一计划,6月26日,毛泽东给华中局发了一份电报,指出:“为粉碎国民党之进攻,决令刘邓主力出陇海豫东,陈(毅)舒(同)主力出徐(州)蚌(埠)间,调动敌人而歼灭之。你区应以一部在苏中吸引并牵制通(南通)扬(州)线上之敌,粟(裕)谭(震林)率主力(不少于十五个团)位于三分区(淮南津浦路东),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浦间铁路线,彻底破坏铁路,歼灭该地区之敌,恢复三、四分区失地(四分区是津浦路西地区),并准备打大仗,歼灭由浦口北进之敌。”电报明令“华中野战军的一切听陈(毅)舒(同)指挥”,并限于7月1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待命西移淮南攻击。
       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一南线出击作战计划在解放战争初期,是不符合战争实际情况的。围绕这一作战计划,陈毅和粟裕之间发生了争论。也正是在这一争论过程中,毛泽东逐步改变了南线出击的作战计划。
       粟裕认为华中主力应留苏中,不能立即西移
       陈毅对毛泽东提出的南线出击作战计划是竭诚拥护,坚决执行的。当他接到毛泽东6月22日的电报后,次日即复电毛泽东,完全同意这一南线出击作战计划,并对山东野战军作了部署。6月27日,陈毅又以华东局的名义给华中分局和华中野战军发了一份电报,命令华中野战军留一个纵队坚持苏中地区,牵制敌人外,集中陶(勇)、王(必成)两纵队及五旅、十纵在六合、天长间整训,准备于淮南津浦铁路蚌埠、浦口段作战。
       当粟裕接到毛泽东6月26日的电报和陈毅6月27日的电报时,正在苏中前线指挥作战。他从战争实际情况出发,对南下作战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华中野战军主力应留在苏中作战,不能立即西移淮南。27日,他便给中央军委和陈毅发了一份电报。电报全文如下:
       
       山野、军委、华中军区:
       (一)中央二十六日电及华东局二十七日电敬悉。中央作战方针完全正确。唯在三分区集中大兵团作战,粮食、民夫和交通运输均极困难。如集中兵力过多,则所需粮、夫必超过当地负担,不仅影响当地,且影响战斗更大。因此,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将五旅调往淮南,连同淮南独立旅及十八团并路西部队共约八个团,如必要时可从九纵抽调三个团至淮南参战,共十一个团。山东既有主力至七分区,则九纵愈可以南下,苏中主力则以扬(州)、泰(州)为进攻目标,以钳制顽军西移。
       2.如第一方案不成,则谢(十)纵队必须留苏中,协同七纵队方能守住海安、东台、兴化、高邮之线,否则对华中影响甚大。俟苏中顽军西调后,再适时抽调谢纵西去三分区参战。但目前我们主力都集中于苏中,民夫及作战用具都已准备完毕,如不在苏中打仗即西移,不仅群众很难说服,即对部队亦难说服。因一、六师和七纵指战员大多是苏中人,有些家中已遭顽摧残。为此,我们是否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
       (二)如立即执行第一方案,在七月十日以前无法完成新的进攻准备,最快需迟至七月二十日到新地区集中完毕。
       (三)我明晨召集各师、纵首长传达中央方针,明午后由海安出发回淮安面商。上述意见,请军部即派专人送新安镇转呈军长(陈毅)。
       粟
       六月二十七日
       粟裕发出此电后,感到事关重大,立即赶回淮安,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一起商量,他们一致赞同粟裕的建议。6月29日,他们四人联名又给中央军委、陈毅发了一份电报:“华中主力转至淮南后,不仅粮食须由苏中供给,即民夫运输恐难支持,因淮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苏中公粮收入占华中二分之一,人口亦占五分之二,对支持今后长期战争有极大作用”,“苏中地(方)武(装)已很弱,难于担任钳制任务。如苏中失陷,淮南战局万一不能速胜,则我将处于进退两难。如是,不仅对苏中本身不利,即对华中整个作战部队之供应更有极大影响”。因此,他们建议在第一阶段中,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和第六师仍留苏中解决当面之敌,改善苏中形势与钳制敌人;在山东及太行两解放区部队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华中野战军第一、第六师再加入蚌埠、浦口线作战,完成第二阶段任务。
       陈毅拒绝了粟裕在6月27日电和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在29日电中提出的建议。30日他电告中共中央并复电华中分局:“我们认为7月间非打不可,则王(必成)陶(勇)纵队应立即西开,保证于7月15日到7月20日前后能按时发起战斗”,“我们认为王、陶留苏中,一、二仗无法改变该地严重局势,胶滞于该地于全局不利。四旅不能调淮南。”
       
       陈毅坚持南线出击战略
       毛泽东对粟裕6月27日的电报极其重视。在接到电报的第二天(28日)复电华中野战军:部队继续隐蔽于待机位置,听候安排。30日,毛泽东又致电华中野战军:“部队暂缓调动,待与陈军长(陈毅)商酌后,即可决定通知你们。”
       同时,陈毅也于6月30日收到了毛泽东的一份电报:“华中29日酉(时)电主力留苏中确保财源,而将淮南作为钳制方向,以九个团担任破路阻敌,此意见似有理由,你们觉得如何?望告。”
       7月4日,毛泽东在给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和华中分局的一份电报中,提出了“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指示,粟裕于7月13日发起了苏中七战七捷战役。
       就在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发起的这一天,毛泽东给陈毅等人发了一份电报,指出:“鲁南大军(即山东野战军)仍不宜此时南下,以免陷于被动地位”;“刘邓所部亦在现地整训待机,不要轻动”。“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指陈毅部)豫北(指刘邓部)主力加入战争,最为有利”。
       可见,毛泽东基本上接受了粟裕的建议,推迟了南线外线作战计划的实施。
       但是,这时的陈毅鉴于敌军即将大举进攻苏皖,还是坚持原定的南线出击作战计划。7月14日,他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敌本月如大举进攻苏皖,是敌分区蚕食的诡计。苏皖现有力量难于胜任应付,必须友邻同时出动配合,才足以挽救。我们意见,应即执行前定作战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南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又说,如敌大举进攻苏皖,我军亦不大举向南,则使苏皖陷于单独作战,实大不利。故我们意见,主张敌本月大举进攻苏皖时,我军应即按原定南进计划行动。
       毛泽东很冷静,坚持让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作战的实践中先摸清敌人的底细再说。7月15日,他复电陈毅:“最近几天,可看一看泰兴战斗(指粟裕正在指挥的苏中战役第一仗宣泰战斗)结果如何。”当日,宣泰战斗结束,歼敌两个团。这时粟裕接到了毛泽东的来电,指示:“此次泰兴作战不论胜败如何,均须于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敌人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这就告诉粟裕华中野战军仍应在苏中内线继续歼灭敌人。
       苏中战役的第二个战斗结束后,蒋介石继续向苏中增调兵力,而淮南解放区则已被敌人突破,华中形势日趋紧张。7月25日,粟裕向陈毅、华中军区并中共中央提出:“当面尚有顽十个师(旅)之众,而我们仅能集中三万五千人(官兵在内)之野战军于一个突击方向,于短期内恐难使战局打开更大局面。目前我淮南部队很难保住天长与盱眙,果如此,则淮南仅以少数坚持即可,故建议淮北战役尚未大打时,仍将五旅调至苏中参战,比留淮南更有效,如何?盼考虑。”
       粟裕这个提议,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个旅的调动问题。可是,从实质上看,是华中野战军作战的主要方向是在苏中还是在淮南的问题,涉及华中野战军是坚持仍在苏中内线歼敌还是立即西出淮南津浦线南段进行外线出击的问题。
       这一天,陈毅率山东野战军主力越过陇海线到达淮北,他接到粟裕这个电报感到问题重大,他仍坚持毛泽东提出的山东、华中、晋冀鲁豫三路大军主力南下外线出击的作战计划,认为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为重要,他不仅没有同意粟裕提出的五旅东调的要求,相反要求粟裕率主力立即西移淮南。他在7月27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指出:
       我兵力“胶济线三万余,淮北(指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淮北部队)五万,苏中三万余,每处均难进行连续战斗,以苏中为例,该部一战可解决两个师(旅)或三个师(旅),过此便难继续胜任。我淮北部队数量较多,也只能寻求打敌两个师或三个师的仗,过此不宜轻试,因此,我认为淮南五旅不改东调,乃留淮南,粟部亦宜逐渐向西(即向淮南)转移”。
       粟裕不同意陈毅的这一复示,8月1日,他在一份电报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根据近来战斗,我仅以少数兵力(不足两个团)阻止强大敌人的进攻,顽军伤亡消耗均甚大,其战斗勇气极差,我们正计划于阵地前求歼其一部。如我能增加一个旅至四个团之生力军,则进攻之敌不仅可以击溃,甚至可以歼灭大部,如此则苏中战局可能改观。因此建议速将五旅及特务团以最迅速方法运送至高邮南部。”
       并说:“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的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依目前华中兵力,实无法组成两个野战军。现天长、盱眙既失,五旅等部留在淮南已无作用,因此建议将淮南主力大部东移苏中参战。只要苏中局面打开,则淮南形势亦可能逐渐改善,而后我再以主力西移,则淮南局面亦可能打开。”
       陈毅接到粟裕的这一电报,立即在当天下午报告中共中央:
       “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粟(裕)舍不得苏中,以主力在该地打转,实际上淮南在全局上比苏中更重要,此道理以前讲过多次,讲不通。现在,粟(裕)如在海安、东台打几个胜仗,恐仍不能退敌,值得考虑一下。”“敌此次进攻特点,是仗恃其数量优势,如某一路被歼灭即迅速补上,维持其前进态势。我各路迎战,必不能击中其要害,必须在主要方面(按:指外线)进行连续的彻底的消灭,创造新解放区,并策动起义,才能击中要害,破其态势,达到保卫老解放区之目的。”“我建议粟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由军委统一调动,减少往返商量,方足以应付。”
       毛泽东接受粟裕建议
       改变了原定的作战计划
       一个要“西移”,一个要“东调”。毛泽东的态度又怎样呢?他在接到陈毅的电报后,回电陈毅,没有立即给陈毅明确的答复:“粟裕集团应否于此时调动,各有利害,待考虑再告。”8月2日,他在给粟裕的电报中说:“一个月内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有可能否?如你们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南线情况即将改观,那时粟(裕)可率主力转至淮南作战。”毛泽东这时虽没有明确同意陈毅提出的要华中野战军主力立即西移淮南的建议,但是,他也没有放弃要华中野战军主力西移淮南的计划,只不过提出华中野战军如能在八月内歼敌两个旅,就先在苏中内线歼敌,然后再转至淮南作战。8月5日,粟裕复电中共中央并陈毅等人,指出:“在五旅增到苏中条件下,于八月内再歼敌两个旅是有把握的。”“如五旅不来,而仅以现有兵力作战则感到吃力,对九月份战斗亦将有影响,且对苏中局面不能得到较快的好转,因此要求五旅仍应东调”。“我坚决要求五旅及特务团仍东调参战,以期早改变苏中战局而使主力西移。否则淮南、苏中均成僵局,于整个战局亦不利。”
       8月6日,毛泽东致电陈毅,提出:“似以同意粟裕意见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主力西调为有利,因粟部西调过早,一则苏中人心不顺;二则敌军亦将早日西调,如西面仗打不好,怨言必多。故不如让粟部在苏中再打一仗(不论胜负),然后西调,各方则无话说。”
       8月7日7时,粟裕又给陈毅和中共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再次说明要求五旅东调的理由是:本应遵令不调五旅东来,但华中兵力过于分散,形成钳制方向之兵力多于突击方向,此次留在淮南九个团未起任何作用,现淮南已全被占领,如靠五旅等部去配合淮北作战,估计亦不会有成效,反之如以五旅加入苏中作战,则苏中战局很可能于最近有新的开展。接到粟裕的这一电报后,毛泽东立即回电粟裕,提出了两个作战方案供粟裕选择:一是“对苏中目前即取防御方针,而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津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作战”;二是“照你八月五日电办法,八月内再在苏中打一仗,然后西移。”正在这时,毛泽东又接到粟裕的一份电报,报告“五旅已东调,歼敌良机已到”。8月8日,毛泽东复电粟裕并告陈毅:“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如连续歼敌两个旅有便利条件则可连续歼敌两个旅”,“预备部队或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尽可能满足粟(裕)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
       可是,8月8日陈毅又给中央军委和粟裕发了一份电报,继续坚持南线三大主力外线出击作战计划。指出:“粟(裕)部在苏中已打两个胜仗,这是正确而必要的,今后应迅速西调为好,苏中再打一胜仗不定能改变局面,我三大主力在陇海、津浦获得胜利,徐州顽军可起义,可开辟新解放区大调动敌人,苏中局面方可保无虞。现山东、太行均须全力向南向西会师,集中主力留滞苏中与敌人分路纠缠,必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12日,毛泽东在复陈毅的电报中说:“粟裕军前日在苏中第二个胜仗,不但使苏中蒋军陷入极大困难,亦将使淮南第五军无法北调。粟(裕)部在苏中民情熟悉,补给容易,地形便利,苏中敌军装备亦比第五军差,较易取胜。马上调淮南,因敌人硬,地势险,不一定能完成切断蚌浦路任务,不如令粟部再在苏中作战一时期,再打一二个胜仗,使苏中蒋军完全转入守势,保全苏中解放区,对全局有极大利益。这样配合淮北作战,更为有利。”13日,在给粟裕的电报中说:“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你们如能彻底粉碎华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在这期间,粟裕率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连续打了几个胜仗,相反,陈毅在淮北作战则不断受挫,特别是进攻泗县城损失较大,事实终于说服了陈毅。8月13日,陈毅致电粟裕、谭震林:“宜就地开展局面,不必忙于西调,军委有此指示,望照办。部队宜争取数日休息,再求新的机动,反较西调为更有力配合各方。”陈毅和粟裕之间的一场争论到此结束了。
       从陈毅与粟裕的这次争论中可以看出,陈毅对毛泽东提出的南线作战计划始终是坚定不移的,尽管毛泽东后来对这一作战计划有所改变,但陈毅还是要坚持下去。陈毅和粟裕之间的这一争论,都是出于对战争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人民的一片忠诚,不带任何个人因素,因此,争论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友谊也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争论。9月19日,当华中野战军北上苏北与山东野战军会合后,陈毅对他和粟裕之间的这一争论,在10月1日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作了自我批评:“两次到分局会谈,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但我至淮北,战局过虑太多,决心不够,未能发挥山野力量,有负党与人民的付托。今后集结张(鼎丞)、邓(子恢)、粟(裕)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10月15日,毛泽东在给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粟裕、谭震林的电报中指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6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毛泽东对陈毅仍然表示了极大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