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郭台铭和他的富士康电脑
作者:徐明天

《中外书摘》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7.5万元起家
       大陆第一代创业者,即使今天身价再高,谈及父母,都会有一种感恩之情。
       “我当年创业的钱,是我母亲标会来的10万(台币)块钱。”每每提起他的母亲,一米八个头的北方大汉郭台铭总会露出难得的温柔。
       因此,郭台铭在富士康大讲“感恩文化”。
       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父亲叫郭龄瑞,母亲初永真是山东烟台人。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在军队当兵的郭龄瑞携家眷来到台湾。作为第一代外省人,郭家的生活不但不安定,甚至颇为艰难。郭台铭兄弟姐妹四个,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当警察的父亲的薪水维持。所幸郭台铭头脑聪明,而且很能吃苦,在学校是孩子王。郭台铭点子多,说服大家富有煽动性,被同学们称做“锅盖”。他在家里对弟妹也有号召力,从很小的时候起,郭台铭就带着弟弟半工半读,每年暑假都会打工,赚取下学年的学费。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在部队服完役,正要开始做事,寻找机会,有个熟悉外贸公司的同学,打听到有一笔塑料零件订单,正在找公司承接。于是,郭台铭就和几个朋友商量办厂,把这笔订单接下来。郭台铭到台北建设部门登记注册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万元人民币,是大家凑的。郭台铭当时刚从部队回来,没有什么钱,他的2.5万元是母亲标会得来的。
       但是公司开得并不顺利,经营非常困难,第二年,合伙的朋友决定撤资不干了。于是郭台铭又向岳父借了17.5万元,硬是把工厂顶了下来,公司也登记更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相信三十年前,母亲和岳父出资支持郭台铭创业,既是出于亲情,也是因为看到郭台铭是一个做事业的人。当时女儿林淑如坚持要嫁给郭台铭,岳父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但是,他对郭台铭的能力还是认可的,因此,才借钱支持他。
       或许,当年那些撤资的朋友,看到今天郭台铭成为台湾首富,鸿海成为全球代工大王,心里一定追悔莫及。
       一头扎进制造业
       创业之前,郭台铭以中国海事专科学校航运管理科毕业的背景,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强的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在当时有“台湾华尔街”之称的馆前路上班,担任排期及押汇工作,每天穿衬衫打领带,也就是今天的“白领”。当时正赶上美国对台湾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下一年的配额要由前一年的输出量来决定,而输出的额度就要看船期的安排,船期越多,意味着明年的生意更大。因此,当时的航运公司掌握着许多纺织公司的命脉。郭台铭的工作就是负责船期的规划,是一个很吃香的差使,几乎每天中午都有人请他吃饭。
       但郭台铭没有流连于这种风光的生活中,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按理说,有了在航运公司一年的经验,郭台铭应该深知海外贸易一转手就可以赚钱的奥妙,即使是去创业,也应该进入自己熟悉的外贸行业。但是,郭台铭看到的是贸易背后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不是工业品,就是农产品。生产才是根本,才能带动服务业。因此,他决心去开工厂。
       即使是开公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也不一定非要进入制造业。这种诱惑就曾出现在郭台铭的面前。
       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50万元人民币,他准备投资模具机器,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模具厂。
       这时候,有一个机会降临了。
       正当郭台铭筹集资金建模具厂的时候,一个土地掮客找上门来,向他兜售一块地。那是一块在土城永福宫后面的土地,1平方米才卖290元人民币。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台湾土地开始进入狂飙的年代。如果抓住这次机遇,郭台铭就有可能进入房地产业了。
       郭台铭最后还是决定把第一笔资金用来打造自己的塑料模具厂。然而,不到半年时间,永福宫后面的那块地涨了三倍。其实,制造业的人都清楚,如果当时郭台铭一犹豫,去买了土地,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制造业来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富士康了。
       颠覆模具行业的陋习
       创办公司的第二年,郭台铭就领悟到了模具的重要性。
       “天下没有最好的办法,但有更好的办法。”郭台铭不但有洞察力,能洞悉要害所在,而且善于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挣到第一笔钱,他就决心投资建设自己的模具厂。他从大学招进一批机械系的学生,提出要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来开发模具,改变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承模式。这就要求那些有经验的员工公开技术,而这些员工却认为这是端了他们的饭碗,不但集体抵制,甚至集体辞职,可见改变旧的观念和模式是多么困难。郭台铭一横心,干脆一律聘请外面刚毕业的学生,全部重新教起。
       这样做,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要培养出一个模具师,没有几年的磨练是不行的。因此,郭台铭的模具厂经营得很辛苦,成本又比别人高。
       但是,郭台铭知道,机械行业比的就是模具,只有改变台湾模具行业的陋习,才能建立起适应现代工业的模具产业,从而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他一再强调,一天不自我累积模具技术,便要受制于人一天。
       坚持走自己的路,过了六年,郭台铭才开始收获改进模具的成果。因为有了自己的塑料模具机器,郭台铭就有能力和更大的公司合作,也更积极地投入OEM塑料精密零组件。1979年,鸿海和大同公司“合作开发”彩色电视用“返驰变压器”的“高压线框组线”,其他的OEM产品,还有“美式电话座零组件”等。
       瞄准电脑连接器
       1980年,郭台铭在日本大阪度过了30岁的生日。
       三十而立,在三菱公司吃过饭,一个人回到旅馆后,郭台铭禁不住感慨万千。那天晚上他到底想到了什么?他后来披露说,当时他是为了购买模具机器亲自到日本去的,参观了日本人的实验室,看到日本大厂长期扶持“配合厂商”,教他们开发新零件、做市场计划,让小厂在技术、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成为稳定的“卫星工厂”。
       郭台铭经常去日本买机器,也对未来的市场趋势做了一些细致的市场调查,他认定,电子游戏机和电脑是未来的成长主流,特别是个人电脑将有大的发展。
       郭台铭的“运气”总算来了。鸿海开发的连接器正好搭上台湾信息产业急速成长的好势头。1981年,IBM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此外,当时电子游戏机风行,鸿海业绩颇好,员工扩增到300人,资本额从1982年的400万元人民币,一下子增加到了1983年的115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
       1983年,鸿海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电脑业使用的电脑连接器,鸿海开始与电脑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第一步。
       到了1985年,鸿海中高层举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进行竞争策略的规划研讨,研究第一个“五年计划”。
       参与这次会议的有关专家认为,郭台铭非常重视技术开发与专利保护,形成了精密模具的开发技术与专利。虽然电脑连接器只是鸿海产品的一部分,但由于其拥有精密模具的开发技术,让鸿海面临许多新的市场机遇,比如生产照相机、家电、机械工具,甚至化妆品所需要的精密零件。而个人电脑已进入萌芽阶段,很可能会成为90年代成长最快的高科技产品。
       两天的闭门会议使鸿海上下达成共识:专注于个人电脑连接器,主攻世界级电脑客户,五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脑连接器制造供应商。
       如果说,五年的模具功夫让鸿海站了起来,而接下来的五年则让鸿海看清了正确的方向,专注于电脑连接器使鸿海迈出了第一步。
       引进海外管理理念
       引进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大大提升了鸿海的加工能力,同时,鸿海在悄悄做着另一件事情——提高管理能力。郭台铭强调:“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马步扎得稳。你知道少林寺和尚武功千变万化,是过去多少年挑水上山的结果吗?”
       和引进设备相比,提升管理是看不见的慢功夫。郭台铭的办法是鼓励员工直接实验摸索。“学习的方法,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
       鸿海提高管理的方法,也是从国外公司引进的。日本的设备好,管理也不错。1988年,鸿海推行了日本的“5S”管理,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上下工夫。同年还以“颜色管理表”首度获得宏公司“卫星体系工厂”第二名的成绩。
       那时候,郭台铭经常借机会找一些国外大公司的高管聊天,向他们请教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及外国公司的运作体系,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表现出一副求学若渴的态度。
       鸿海也重视引进国外的现代管理手段。例如,与美国迪吉多和麦克唐纳公司签约引进了CAD/CAM软件系统,用来进行管理和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力投资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例如1987年,鸿海公司支出219万元人民币作为教育训练总经费,占总营业额的1.67%。也在这一年,员工总人数为1000人的鸿海派到国外受训研习的干部即超过200人次。1988年,由于员工教育训练方面的优异成绩,鸿海还获得了台湾工业总会颁发的“教育训练绩优厂商奖”。郭台铭认为:“训练工作是公司成长最主要的基础。”
       1988年,鸿海营业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第一次设立“世界级企业”的目标。
       台湾交通银行雪中送炭
       1979年以前,鸿海拥有的“厂房”只不过是租来的两间小店面,根本不敢奢望走进交行的大门申请贷款。1981年,台湾交通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处,开始扶持中小企业。郭台铭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当时中小企业处的杨襄理,没想到杨襄理不但耐心听完郭台铭的说明,还亲自参观工厂。杨襄理看到鸿海的模具做得比别人小而精密,于是很快就核准了郭台铭的贷款申请。
       1986年,郭台铭接到大量订单,需要扩厂,于是再次向台湾交通银行申请贷款。当时第一线经办人员要求鸿海提供更详细的资料,而郭台铭希望能亲自和张天林经理做简报,向他介绍鸿海的计划。张天林人很严肃,提的问题也很尖锐。汇报完了,张天林说一星期会有回音,结果四五天就核准了。
       这是一笔很关键的贷款,用这笔资金,工厂从6600平方米扩增到13200平方米。当时整个投资金额是1.75亿元人民币,因为这个厂整合了电脑生产作业。宏董事长施振荣曾评价说:“鸿海不但是全台湾第一,即便在全球较大的连接器领导厂商中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也不超过十家!”
       郭台铭之所以能够获得台湾交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因为他的信誉,及每一笔贷款使用的效果都非常好。因此,交通银行的内部刊物还专门采访了郭台铭,把鸿海列为银行的优秀客户。
       郭台铭获得贷款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总能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公司的蓝图,打动银行业务人员的心。并且,他的蓝图总能实现。因此,银行都愿意跟他打交道。
       富士康出世
       富士康这个名字出现在1985年,也就是鸿海开始迈向第二个十年的时候。
       经过了10年的创业,鸿海已经大幅度提升了管理技术,进行了产品转型,郭台铭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鸿海做得出精良又便宜的产品,为什么只能卖给台湾厂商?既然台湾厂商也是帮海外大厂代工,鸿海为什么不直接和海外客户接触?”
       为此,郭台铭自创品牌“FOXCONN”,以此品牌直接在国外市场进行销售。“FOXCONN”一词,“FOX”代表模具Foxcavaty,“CONN”代表连接器。“FOXCONN”体现了鸿海两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竞争力。当然,“FOX”也是英文“狐狸”的意思,取这个名字,也喻意着公司像“狐狸”一样智慧而敏捷。“FOXCONN”音译为富士康。郭台铭进军大陆以后,即将公司命名为富士康科技集团。
       当然,“FOXCONN”品牌的确立,开始是为了直接进行国际营销。当时鸿海对外采取的是两阶段的营销策略:第一阶段,先和当地的专业厂商结合,以对方的服务网及品牌进入市场,待FOXCONN产品的质量受到当地使用者肯定之后,便进入第二阶段,以自创的品牌营销。为此,“FOXCONN”不但在美国注册,还同时在其他21个国家注册,这也是鸿海国际化的第一步,并首度成立美国办事处,加强美国市场销售网络及掌握信息。
       1985年创立“FOXCONN”品牌之后,郭台铭第一次前往美国,并且顺利争取到美国电信客户的订单。鸿海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进军大陆建厂
       1996年,可以看做是富士康近十年来高速成长的起点。这一年的6月6日,富士康深圳龙华工业园建成使用。从此,龙华成为富士康全球制造总部和运筹中心。
       郭台铭进入大陆,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他当时看清楚了内地的优势,作了明智的选择和布局。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工人的基本工资已超过每月2500元人民币,而内地的作业员则是每月500元人民币,两者相差约5倍左右。特别是在台湾有钱也请不到人,而内地工厂的门外,随时可见打工仔、打工妹排队找工作,而且这些人年轻,眼明手快。
       另一个问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起飞,台湾土地价格节节上扬。反观内地土地广大,要多少有多少,就怕没人利用。各地政府为积极招商,除了提供服务,为厂商铺路整地,优惠政策从“二免三减半”放宽至“五免五减半”,也就是前五年不用交税,后五年的税只要一半。而且如果厂商继续投资,还可以继续享受优惠,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建设开发热火朝天。
       1988年,还只有少数台商到大陆探路,郭台铭就是其中之一。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大陆整个经济开放日趋积极,拓宽吸引外资的步伐,包括宝成集团、台达电集团等台湾有名的公司都开始到大陆投资。
       1993年,郭台铭加快在深圳的布局。当时土城的一些台湾自行车厂也来到深圳龙华,上下游企业集体在龙华买下大片土地。郭台铭也看中了紧靠深圳市区的龙华,当时,那里是一片荒野,野草长得比人还高。郭台铭站在一个高处,振臂一挥,对当地的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土地我全要了。”
       划完红线,就开始建厂,紧接着赶工生产出货。1996年,富士康开始向龙华搬迁,以后每年都有新厂房建成,一直到今天,富士康已经在龙华建成1400多亩土地的工业园区,并且还在不断地买地,还在建设。
       进军大陆建厂,成为富士康最重要的转折。
       成功上市
       1991年,鸿海股票在台湾上市,是鸿海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公司上市,鸿海不仅获得了市场资金的注入,也推动鸿海走向全球市场。鸿海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争取国际一流公司的订单,最最重要的是,鸿海告别了过去买机器、买厂房的年代,有了股票,鸿海可以真正开始“买人才”,吸引更多工程师,展开接下来十五年的发展。
       毅力、傻劲和智慧
       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小企业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壮大?郭台铭讲了三点:毅力、傻劲和智慧。对此,《数位时代》杂志的张殿文先生对郭台铭的观点进行了总结:
       毅力:经营企业,许多外在环境因素变化得太快太大,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和能力要应付日常各种变化,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中小企业所能够控制的资源相当有限,幕僚群也有限,本身的基础相当薄弱,因此,面对外界信息与经济情况的变化,经营者必须随时有能力去应付、接受这些突如其来的冲击,所以郭台铭认为“创业者”一定要具备坚强的毅力。
       傻劲:郭台铭说:“一个工厂,既然已经投资下去了,就算是花一生的精力去经营,也未必能保证经营得好或经营成功,更不是说公司经营者做到什么时候,或是公司的技术达到什么水平就算完成,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明而不断改进和成长的。所以,我敢说,一家公司一辈子是改善不完的,经营者必须有继续经营的执著观念。”
       智慧:一定要智慧,而不是只有聪明。郭台铭将“聪明”和“智慧”细分,“聪明”是比“智慧”小的一项,每个人都有“聪明”,但不一定有智慧。聪明是说一个人做事情的反应很敏捷、很快,也具备相当程度的掌控力,可是所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又是另一回事。而“智慧”则是指具有正确分析判断问题的一种“能力”,做应该做的事。所以,一个创业者要具备能够正确分析事理的智慧。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郭台铭认为,做企业就像练武功,要从扎马步、站木桩开始打基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日苦练。练功还要找个僻静的地方,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闭目打坐。只有练上多年,才能练成一身功夫行走江湖。练武不仅要吃苦,更要耐得住寂寞,磨练心志。如果心不平静,总想出去试试身手,是非吃亏不可的。
       台湾的中小企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比大陆早了三十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台湾的背景是岛内未全面发展重工业,而以出口导向为发展策略,生产流程则以加工装配为主。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是: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强,处理困难的韧性大;充分运用人际网络关系,满足资金需求及情报汇集;精于把握机会,分散风险;弹性及有机式组织;冒险犯难,勇于开拓市场。这些特点与大陆中小企业有不少相同之处。
       台湾中小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土地成本上涨,贷款融资极为困难,研发能力薄弱。
       鸿海生存成长之道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
       策略一:努力加上意志力,投入所有资源,不是大的成功就是大的失败。具体的做法,就是不断地投资设备。
       策略二:创造性地模仿,攻击竞争者最薄弱之处。具体做法,以低价多样产品取代进口产品。
       策略三:寻找避免被挑战的位置,确保产业生态位置。产品选择从电视机旋钮改做电子游戏机、电脑配件。
       策略四:设定价格,创造效用,为顾客增加更多的价值,改变产品或市场性格。具体的做法,发展模具技术,确定重点客户。
       反观大陆中小企业的发展坎坷颇多,这种坎坷主要来自定性不够,往往急躁冒进、急功近利。主要表现是:在发展战略上,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实力不够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多元化;在竞争策略上,往往重视抓机会、抓机遇,而不愿在产品和管理上下笨工夫;在经营环节上,重规模生产,轻品牌塑造,在营销环节上,高度迷恋广告战和频繁地进行价格战;在资源配置上,以终端取胜,把宝全部押在市场销售上;在研发环节上,舍不得投入,以致缺乏核心技术等等。最终因为一个决策失误导致企业失败,或者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