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人书事]安娜·西格斯与胡兰畦
作者:吴晓樵

《博览群书》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安娜·西格斯(Anna Seghers,1900~1983)是二十世纪德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她的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死者青春常在》,蜚声于国际文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安娜·西格斯还是一位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德语作家。她与我国女作家、社会活动家胡兰畦三十年代初期在柏林结下的深厚友谊和开展的文学合作活动,一更是二十世纪中德文学因缘的佳话。
       安娜·西格斯早年曾在海德堡、科隆等地学习汉学,她对关于远方的中国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博学多才、思想进步的汉学家菲利普·谢费尔(PhilippSchaeffer,1894~1943)对她影响很大。1928年,西格斯发表成名作长篇小说《圣芭芭拉渔民的起义》,获得克莱斯特奖,1934年被著名导演埃尔文·皮斯卡托在苏联搬上银幕。1928年,她加入德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1930年11月,安娜·西格斯出席了在苏联哈尔科夫召开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会议,中国“左联”特派萧三出席此次国际会议。胡兰畦和安娜·西格斯的文学交往,应该与西格斯学习汉学和积极参与当时德国的左翼文学运动的经历不无关联。
       胡兰畦1901年生于成都,早在二十年代初她就在恽代英的影响下在四川参加了进步妇女运动。1926年她在广州参加了北伐,后来到武汉,进入中央军校女生队。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虹》中的女主人公“梅女士”就是以胡兰畦为原型创作的,向茅盾提供此创作素材的秦德君是胡的同学兼好友。1930年胡兰畦来到德国,与旅居德国的宋庆龄、何香凝等著名民主人士关系密切。在柏林,她由廖承志、成仿吾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旅德支部。在柏林,胡兰畦见到了德国著名的女社会活动家克拉拉·蔡特金。胡兰畦在柏林的交往圈子奠定了她同德国左翼文学界建立联系的基础。她就是在这里与当时在德国文坛初露头角的安娜·西格斯结下友谊并开始文学上的合作的。
       1932年,安娜·西格斯和胡兰畦合作的通讯《杨树浦的五一节》作为头篇发表在德国共产党五月一日出版的《红旗》(Die Rote Fahne)杂志上。两人合作的对话《来自我的工作作坊的小报告》发表在德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左翼阵线》上,安娜·西格斯采用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合作式的“写作作坊”的创作方式。文章报告的就是创作反映上海杨树浦的纺织女工怎样准备庆祝五一节这篇通讯诞生的具体过程。在这篇文章中,西格斯提出了“我们不是为描写而写作,而是为了通过描写,为改变而写作”的著名论点。1933年,西格斯在《红旗》上又发表了《重山》一文,也是根据“兰畦”提供的材料写成的。在西格斯193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伙伴》中出现了一对姓廖的中国兄弟,如果我们联系到当时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和儿子廖承志在柏林,以及他们与胡兰畦的关系,就会发现西格斯小说中的中国人物命名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根据1933年发表在《红旗》杂志第9期上的一则纪录,安娜·西格斯还准备和一位名叫Schü Kreng(实际上就是胡兰畦)的中国女作家创作一部反映一位中国妇女的人生和发展的长篇小说。可惜因德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使这一合作计划搁浅。否则中德文学关系史将会出现一部与茅盾的《虹》相对应的德文作品。
       1933年春,因从事进步运动,胡兰畦被希特勒法西斯关进德国女牢。当时在上海,宋庆龄、鲁迅等以“民权保障大同盟”的名义向德国驻沪领事馆提出抗议。三个月后,胡兰畦才获释,不久被迫流亡他国。像大多数德国进步作家一样,安娜·西格斯也于这年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
       出狱后,胡兰畦写了《在德国女牢中》一书,该书曾经在法国作家亨利·巴比塞主编的《世界报》上连载,被译成英、德、俄、西等国文字出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36年该书在上海出版,半年内重印四次。1983年,该书由成都人民出版社再版。
       1941年,流亡在墨西哥的安娜·西格斯还记着胡兰畦,她在《自由德国》上发表了短篇翻译《挑夫》,载明原作者是“兰畦”作,由中文翻译。在墨西哥期间,西格斯还在《自由德国》(1944年第8期、第9期)上撰文介绍评价史沫特莱的《中国的战歌》一书。
       1950年9、10月间,作为民主德国作家协会代表的安娜·西格斯随团访问中国,参加我国国庆盛典。她在来中国的飞机上,与研究德语文学出访归国的冯至先生相遇,他们提到胡兰畦。西格斯在9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飞机越过长城。在机上遇见的戴大眼镜的,他认识兰畦。”冯至也有文字记载这次相逢(冯至:《安娜·西格斯印象》,初刊于1951年《文艺报》)。据说她在这次访问中还特地与胡兰畦见了面。顺便说一下,安娜·西格斯还为1952年德国艺术科学院出版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德译本撰写了后记,1952年5月23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她的纪念讲话发表十周年的文字。同年,西格斯还写作了《关于中国戏剧的通讯》一文。
       西格斯和胡兰畦当年在文学上的合作关系一直处于尘封中,成为研究界的不解之谜。这与西格斯所留文字中对胡兰畦名字的多样记载不无关联,或简略为L.,或Schtü-Yin(胡兰畦曾化名为徐茵),或Shui Kreng,或Shui-Kiang,或Lansi,无怪乎会给德国的研究者带来很大的困难。早在1965年出版的弗·阿尔布莱希特(Friedrich Albrecht)《叙述家安娜·西格斯1926—1932》(Die Erz?hlerin Anna seghers)中就已提及西格斯与中国女作家Schü Yin(徐茵)的合作。1984年民主德国研究西格斯的著名专家弗兰克·瓦格纳教授执教于北京大学,他在所作的《西格斯与中国》的学术报告中表示不知道这位在三十年代与西格斯合作的中国女作家是谁。1993年旅居美国的德语文学女学者克·奇·罗米奥(Christiane Zehn Romero)在其专著《安娜·西格斯传》中首次发表了一幅安娜·西格斯与一位名叫Schü Yin的中国作家的照片,但不知道她就是胡兰畦。德国女学者阿·里希特(Albrecht Richter)在其发表于1994的专门研究西格斯与中国文学关系的博士论文《安娜·西格斯作品中的中国和“中国因素”》(China und"Chinesisches’im Werk von Anna Seghers)中,也未能发掘出胡兰畦与西格斯这段鲜为人知的中德文学因缘。
       直至1994年后,德国安娜·西格斯研究界在中德学者(瓦格纳、李士勋、杜文棠)的合作下,这一文学之谜才得以解开,为世人所知。1996年,德国安娜·西格斯学会年刊《墨鱼舟》刊发了弗兰克·瓦格纳的《一个女人和她的名字》(西格斯有一部长篇小说标题为《一个男人和他的名字》,在五十年代曾由德语文学翻译家、音乐家廖尚果译为中文)、杜文棠的《谁是胡兰畦》和李士勋的《胡兰畦的最后岁月》等文,向德文世界的读者介绍胡兰畦的生平事迹以及她与西格斯的文学友谊。受瓦格纳教授的委托,旅居德国的德语文学翻译家、《第七个十字架》中文新译本的译者李士勋先生还专程赴成都,探望了病中93高龄的胡兰畦,并赠送了收有六十年前她与安娜·西格斯在柏林合影的《安娜·西格斯画传》(瓦格纳等编著,德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作序)一书。李士勋返德后还在柏林的安娜·西格斯纪念馆介绍了胡兰畦,引起了热烈的反响。1994年12月13日胡兰畦逝世于成都。第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长达八百余页的《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