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点]消失的第13层楼
作者:[美]N·拉胥梅耶著李恩宁 陈 洁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为了了解今天更多有关“消失的13层楼”的相关事实,我联系到一些美国百强企业中的建筑商和开发商。大多数人说,他们还是不会设置第13层楼,不管这个建筑是用作办公还是居住。伊夫·拉夫库恩(Ev Ruffeom)是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Zimmer Gunsul Frasca(ZGF)事务所工作的一名合伙人,他曾经设计了许多的高层办公大楼,在他看来,有两个因素是长期导致“13层楼消失”的原因。第一个,开发商想要清除所有障碍以稳住自己的客户源;另一方面,建筑商都希望能建造最高的摩天大厦(楼的高度由最高层来决定)。建筑师在公寓房的建造中也看到了同样的趋势。客户的目标是为了在最可能高的承租条件下达到最大的入住率。由于很少人会选择地址为13层楼的住房,还有一些人也不明所以地避开选择这个楼层,因此精明的开放商就遵循着这种潜规则。从经济角度来看,忽略13层楼总比忽视市场迷信要好得多:楼层越高;就代表地位越显赫——租金也就越昂贵。
       通常,在建造一所大楼的过程中,每个人还是将第13层楼称为“13楼”。很多次,这个楼层甚至也被暂时标上了“13”,以使得交流方便,同时降低错误的机率。一旦大楼建造完毕,这个楼层就会被重新编号。“消失的13层楼”的迷信流行之所以这么长久,从某种程度说明了,对于今天美国的每幢有13层楼或更高楼层的建筑来说,建筑师和客户之间会对恐惧13这样的迷信有个沟通和交流。ZGF事务所会在大楼设计的最后阶段提出他们的设计主题,通常那时大楼设计的标志图样也会浮出水面。就伊夫·拉夫库恩本人经验判断,建筑师和客户之间沟通的结果往往都会是一样的:“我们讨论了正反意见。然后决定取消第13层楼。”至今,没有哪个客户会执意要求保留第13层楼,就此而言,他们承认了自己是相信迷信的。类似的情况是,在和我交流过的所有建筑师中,没有哪个人会坦白说他们相信13层楼天生就是不吉利的。消失的第13层楼永远都会有人对它坚信不疑,或者是将信将疑。
       当代美国建筑师在对待大楼取消13层楼这件事上已经完全不受“不吉利13”的影响了;迷信终究可能会消失得一干二净,但是“有备无患,无备遗憾”的定势思想还会一直让传统迷信苟延残喘。这不仅仅是因为历史上曾有过关于“13”的各种故事,更主要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消失的13层楼”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迷信具体有形化的传统做法之一,每幢摩天大楼里的电梯上都缺少13层楼的按钮,这让所有人都会想起“不吉利13”的迷信。正是如此,这个迷信对大众观念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假如你让某个人来评价恐惧13在本土文化中的流行程度,他肯定会提及“消失的13层楼”,并将其作为一条无可辩驳的证据。毕竟,建筑业本身是一个讲究理性和科学的行业,它需要精确的数字计算以及测量;要不是社会上有如此众多恐惧13的人存在,他们是不会这样不惜代价地做出一些荒谬可笑的事情的。
       公众倾向于将“消失的13层楼”的原因归结为两个:在我们中间不仅有大量的人恐惧13而且他们肯定是相当愚笨的人。有一个普遍的舆论表示——多家报纸对于“不吉利13"’的迷信皆有报道以回应公众舆论——重新标注13层楼的做法是荒诞不经的,因为无论我们如何称呼它,它仍然是第13层楼。甚至一些大人物表示,对“13恐惧症”的不幸加以诽谤是不对的。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在他的文章《爱的力量》(Strength ofLove)中写到了迷信,他以赞许的态度引用了一位电梯工人告诉他的一句话:“当你发现第14层楼其实是第13层楼时,你会觉得恐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愚蠢念头。”这个对于13层楼迷信的普遍观点忽视了数字13图标对13恐惧症人的强大作用。就第13层楼而言。恐惧13的人们是把“13楼”的标记——而不是楼层本身——视为不吉利的根源。建筑师建造大楼底层(groundnoor)的传统就是一个最好的实证。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底层和第一层都存在,那么第13层楼就不用被省去,恐惧13的人不得不决定他该躲避哪层楼:是标有13的楼层(14层高),还是标有12的楼层(13层高)。面对这样的选择,恐惧13的人会避开标有“13楼”的那一层。这就是为什么在建筑传统中,省去标注13层楼的做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吉利13”给人带来的焦虑,以及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而并不是因为恐惧13的人比任何普通民众的智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