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思考]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
作者:马 说

《博览群书》 2002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关河南人的段子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笑料,这些笑话似乎一夜之间就传遍各地,其性质很快就超出了单纯对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调侃嘲讽,并已导致社会上对河南人的诸多歧视。本文摘自《河南人惹谁了》(马说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15.00元。),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及其迅速流布的社会现实背景和深层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行了探讨。
       地球上每六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叫做“河南人”,而今天的河南人是尴尬的。
       谁也没想到,流淌五千年的黄河水现在弯进中原的时候,会突然被称为“盗泉”。在曾经和与“河南人”称兄道弟的一些同胞的白眼中,这群喝了“盗泉”水的汉子和女人已变成了青面獠牙的魔鬼。这些同胞喊出了“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的口号,将一颗颗“鄙夷”、“冷漠”和“蔑视”的“目光散弹”深深射入了河南人粗壮的后背。
       河南人走进了一个荒诞、残酷而又令人迷惘的世界——正如肩披树叶、腰缠虎皮的古猿人走进了现代都市。在比宽带网还要宽阔的人的声道里,这些老子、庄子的后人,韩愈、杜甫的子孙,懵懂间听到了比他们祖先的作品流传更广、影响更大的传说,他们自己成了传说的主角,而这些故事足以使他们脚步踉跄头晕目眩体无完肤。
       这一场景的画外音分明就是这类传说的“主旋律”,声音振聋发聩: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
       据五湖四海茶楼酒肆中的说法,这句画外音演绎自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的故事:解放战争期间,一位英雄和他的班长奉命去炸掉一座建在桥上阻挡部队冲锋的碉堡。当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桥下时,却发觉没带炸药包支架,于是那位被现今“考据家”论证为河南籍的班长借口去找支架,逃之夭夭。英雄耳听冲锋号已经吹响,只好挺身举起炸药包,拉开导火索……
       巨响中传承下英雄无畏的精神,也“留下”英雄最后的呐喊:千万不要相信河南人!
       丑化河南人已成为当今世俗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不健康的文化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千千万万河南人成了被歧视、被伤害、被侮辱的对象;从深层次上看,被歧视、被伤害和被侮辱的是古老的河南文化——曾经是中华文化滥觞的中原文化,尽管在今天,这一古老文化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要扬弃的东西。
       如果十万年的嵩山能呼喊,五千岁的黄河会发声,那么,今日的“天问”一定是:
       河南人,你咋了?
       河南人,你招惹谁了?
       河南人被丑化了
       段子是时下“口舌文化”的主体,在中国传统的曲艺类辞典里,能够独立成篇的说唱文学作品被称为段子。众多的国人眼下正以先锋派画家的天赋,用扫帚、拖把、竹棍为笔,汪洋恣肆地以不同的构图和色彩在涂抹着河南人的画像,然后将其装在“段子”这样的包装里。
       河南人造假在段子里的典型体现是三则笑话。
       其一:某中东国家得到西方大国支援的十枚新式导弹,一小国从这个中东国家买来一枚用于研究,而西方国家听到风声后害怕武器扩散,派专家组前往中东核查,小国需要赶快送回导弹应付调查。可是导弹在拆开研究后再也组装不起来,小国人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情急之中,一见多识广的大臣献计说,据传中国河南人造假——也就是仿真技术了得,派人前去求助,定能化解此难。果然是河南人最后帮了这个小国的忙,三天之内与真导弹一模一样的东西被运到中东国家摆在了西方大国专家面前。假导弹不仅骗过了专家们的眼睛和仪器,还瞒过了那个中东国家,没多久,就又还回一枚真的导弹。
       其二:河南某著名企业家到京参加群英会,有领导在作报告时兴之所至,对特别有名望的与会者逐一点名,叫到河南的那位企业家时,企业家昂头挺胸、声音洪亮地应答说“到”,不想这个老干部在主席台上站起身来,换掉老花镜戴上近视镜,躬身探头问道:“真的假的?”
       其三:某外星文明在地球即将崩溃之际跑来“采种”,各色人种采完,最后才把河南人弄上来,外星人惊其难逮,故问其家世,一听到“河南人”三字就又将其扔回地球:“就知道你是假的,河南人没那么好逮!”
       同样有关河南人造假的大大小小段子很多,内容也很丰富。近亿河南人,是好几个欧洲中等国家人口的总和,但在某些国人心目中,已被重叠为一人——造假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知受了几千年传统中庸思想熏陶的同胞,何以如此极端地刻薄河南人。河南人已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万万人一面了,他们脸上都似乎写了同样的两个字:造假。
       当然,说河南人的造假也是事出有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南人在温饱尚成问题时曾卖过假丝棉、假蜂蜜。不过那个时候正赶上浙江温州的假鞋和福建晋江的假药在全国上下闹得惊天动地、沸沸扬扬,河南的假货只能算是“小巫”,上不了“档次”,也就没能引起关注。而今天,当昔日的温州与晋江已痛改前非,不法造假之徒已远走俄罗斯,且因造假成为“过街老鼠”被围追堵截时,河南的“猴子”才真正下了山,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我的印象中,一向憨厚的河南人首次登上全国性“造假舞台”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角是周口一家药厂将生产的兽药当成人药卖。这一造假案例的确令人痛心疾首,厂家为牟取暴利,大有不把中国人当人的意味,自然是民愤极大。记得时值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在京召开,代表与委员们在会上会下对此口诛笔伐,形成了极大声势,造假与售假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我绝不想否认河南近些年出现的造假事件,也绝没有给造假者说情的意思,但既然探究造假案例,就不能不往深层次思考这样一个事实:河南人在中国既非造假的始作俑者,因造假而造成的伤人害命事件也非最严重者,为什么却赢得造假第一的“桂冠”,这实在值得人们思量。
       在造假的省份中,先有浙江温州的假鞋、福建晋江的假药,后来也发生过造成数人死亡,震惊中南海的山西朔州假酒案。全国各地的造假事件时有耳闻,地域遍及大江南北。一些重大造假案带给人们的震惊与愤怒都随事件的处理和时光的流逝逐渐淡化,可是人们对于河南人的这条“小辫子”不仅没放,而且似乎要把个别的、在其他省份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的造假的“专利”交给河南一个省的人去承担,这公平吗?
       地域歧视:一个危险的信号
       历史的、传统的重负本已使多灾多难的河南人步履维艰,而来自大都市、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的白眼又使他们再次被绑在了精神的十字架上。慌恐、迷失、无奈、自卑和愤怒的情绪使河南人,尤其是在外地奔波的河南人感到人格、自尊被无情地伤害。到大城市寻梦的河南人不敢说自己是河南人——应聘时不敢在表格的籍贯栏里填写“河南”;租房时不敢用自己有河南标识的身份证;对别人介绍自己时不敢讲是河南人;听到七嘴八舌的丑化河南人的段子只会脸红、躲避、向隅叹息……在中国的土地上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的河南人,这是为什么?!
       离开乡土的河南人在公众场所——电车地铁上、餐厅里,即使和老乡在一起,为了躲避歧视的目光和歧视的待遇也不敢讲河南话。为了赢得成功的机会——至少是他人的信赖和支持,赢得和其他省份人同等的待遇,河南人往往要顶着丑化的压力和歧视的重负,付出比别人高得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同是炎黄子孙,相煎何急啊?!
       河南的退休女工史女士面对当前这种丑化与歧视百思不得其解,她趴在病床上给报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三四十年前她到北京出差,当地人知道她是来自焦裕禄、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时,都竖起大拇指夸赞河南人勤劳、正直、朴实、勇敢。她实在想不通,短短几十年过去,同样是在北京,河南人在别人眼里怎么就完全变样了呢?!
       丑化与歧视他人,意味着自己的愚昧和野蛮。多位学者在谈及对河南人的丑化与歧视时都指出:这是一个极其危险而可怕的信号,因为在这个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的时代,一些人以取笑、丑化贫穷为乐,以歧视穷人、落后者为能事,是人性的堕落,良知的泯灭。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对于落后地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无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优点,拒绝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以讥笑、羞辱、丑化和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人,只能造成隔膜与偏见、防范与敌视。
       对于目前中国出现的地域歧视,笔者在此再次借用伏契克的那句话:人们,要警惕啊!
       真实的河南人
       河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除了黄河,除了黄土。
       虽然五岳之中的嵩山名声在外,但实际上它也只拥有一个古迹,和其他风光或险峻或雄奇的四岳相比就显得很不起眼。
       人有时候的确像他所处地域的山水。
       笔者所了解的普通的河南人大都十分朴实,就像平原上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花草树木,远的称不上是什么风景,近的也不会引来你太多的目光。他们不爱表现自己,那种在公众场合刻意“招风惹刹出风头”的事大都和他们无关。
       河南人为人平和,他们一般都知道“口不臧否人物”的古训,自省的时候多,对别人的评价少。
       但是,不评价别人的人不一定不被别人评价。
       好事者所作的那篇《中国南北诸省区人印象》在网络上广泛流行,它的多个版本被大约几十家网站转载。其他平台上,无论大道新闻,还是小道消息,针对河南人的文字也不在少数。有些话虽然刺耳,却还算得上直率,但有些就已经近乎在路边跺着脚骂大街了。
       相关内容的关键词有:
       “粗野俭啬”,“奸诈滑头”,“刁滑”,“无赖”,“凶悍”,“肮脏”,“欺下瞒上”,“讲大话、说空话”,“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粗暴冷漠、不负责任,”“河南佬”,“农民的狡黠、土匪的泼皮、奸商的毒辣、传统官僚的厚黑和流氓无产者的无所不为”等。
       包含这些词语的文章从寥寥数语到长篇大论,从“理论短评”到“文学作品”,河南人就这样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以上种种用词之刻薄、态度之武断、偏见之深远,读之使人惊诧。这些充满了鄙视意味的语言让人想到了什么呢?看到这些文字真有如芒刺在背,笔者竟然从“河南佬”联想到“中国佬”、“支那猪”,甚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租界里的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实在不愿意这么想,但我又不得不这么想。
       而且笔者以为,这种联想并非过于敏感,也没有错。“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舆论造成的偏见是可以杀人的。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有些人对河南人的歧视纯粹是出于偏见。这些人其实根本不了解河南人,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河南人。河南人三个字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他们对河南人的印象完全来自于道听途说。
       段子听多了,自然就会对河南人产生负面的印象:河南人穷、河南人土、河南人脏、河南人不诚实……这就是偏见,并且一旦形成,接着就产生歧视。偏见不知不觉中对人的行为发生深刻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卡尔沃德及其同事首次训练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对求职者进行面试。他们的观察揭示了考察者面对黑人求职者时的态度与面对白人求职者时的态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面试白人相比,当求职者为黑人时,考察者无意中坐得与求职者稍微远一点,谈话中语误出现得更多,面试时间也缩短25%。
       偏见和歧视相互作用,两者都会越来越强烈。有了偏见,就会加倍歧视,有了歧视,就有了更多的偏见。当你听到的丑化河南人的“段子”太多的时候,河南人在你脑子里的印象一定会很差,尽管这是不正确的,而当你的这种错误印象形成后,你就会有意无意地表露出来,进而影响其他人。这种交叉感染导致更大的偏见。
       笔者问过很多对河南人有偏见的人,他们究竟对河南人了解多少?回答竟是出奇地一致:没有接触过河南人。再问,那么你对河南人的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回答也是出奇的一致:听人家说的。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在电视上当众宣示“坚决不嫁河南人”的年轻女子。她对“外地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不过“人家都说外地人不好嘛。我总不能嫁一个大家都看不起的人吧,那多没面子”。如此决绝的态度,原因竟是如此简单。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大城市娱乐性媒体起了添油加醋的作用。很多“白领”阶层向来以晚报为主要读物,而这些读物上面关于河南人负面报道实在是太多了。有的题目上直接显示河南人的劣迹,有的则在文中“适当”的位置点出“犯罪嫌疑人系河南某地在京务工人员”。即使在一些很“中性”的报道中,这类歧视倾向也十分明显。
       有人会说,许多类似的报道,主角是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等,为什么他们可以说,而河南人不可以说呢?其实这里还是有差别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效果却可能是不同的。无论全国的电视节目怎样拿上海人开玩笑,都不足以令人对上海产生真正的歧视。但对河南人就不同了,这好比对一个弱势群体,轻微的丑化都足以严重损害其形象。百万富翁拿走饭店的银餐具,是好奇,是幽默,是个性,而一介平民拿走这些东西就是偷窃。过去内地人曾视剔牙为一种恶习,而自广东人带来这个习惯后,就成了一种正常的行为了。形式上的平等其实仍是不平等。在舆论宣传上,即使你“如实”地报道河南人的种种缺点,也会强化对河南人的丑化。而你无论如何报道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的不雅之举,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整体形象。贫穷本身不是过错,但它却可以成为别人发现你“过错”的动机。贫穷本身也不代表卑贱,但它却可以成为别人视你为“卑贱”的理由。笔者非常理解现在国人中流行的“物质化”的价值趋向,也明白地见到了“富裕改变命运”的事实——一富遮百丑!
       一个女孩如果在背后鄙夷她的女同事:“哼,找个河南乡巴佬。”那么其他的女孩听到一定会觉得找个河南人做丈夫是很没面子的。至于为什么,她不会去深究,她只知道找个河南人是没有面子的事,这就够了。
       随大流的人因为没有原则或缺乏判断能力,较容易因诱导而产生偏见,当这样的人听了太多的关于河南人的“段子”后,就很可能会对河南人产生歧视。
       
       河南人怎么办
       丑化和歧视的“沙尘暴”在黄河中游的肆虐,可以带给中原人迷惘、伤痛与悲愤,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省、自助、自励。在曾为古今英雄“逐鹿之地”的河南,人们应该对事关荣辱与发展的“形象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
       丑化与歧视河南人的表面原因是河南出了许多造假、拐骗、无赖等事端,而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一方面是外界不健康的心态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河南本身的“贫困”和“落后”。
       还记得这个故事吗?在一家资金雄厚的外资工厂内,由于中国工人不熟悉外资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被严厉的外国老板喝令:全体下跪!迫于外商淫威,一个中国人跪下了,又一个中国人跪下了,十个中国人跪下了,一百个中国人跪下了——在一片黑压压灵魂和肉体同样低矮的人中间只有一位河南小伙子昂然站立着。事情的结局是:所有下跪者都回到了岗位,而这个河南小伙却昂着头走出了那个工厂的厂区。
       他远在河南的家里有年迈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家里很穷,很需要钱,他也很需要这份工作,但面对人格侮辱,他不须思考就把这些放弃了,惟独留住了骨气。
       今天,要消除对于河南人的丑化与歧视,树立河南人的良好形象,为这个“中国之中的中国”创造一个改革发展的好环境,为这些“中国人中的中国人”正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抨击丑化与歧视、展示“真河南人”的形象、剖析查找自身的不足、自信而坚毅地走自己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