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本刊特稿]倾听大地的脉博
作者:丁 东

《博览群书》 2001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进入新世纪,知识界对中国现实的看法流派分立,诸说不一。然而,就我见到的知识分子中,不论是哪一派,读了曹锦清所著的《黄河边的中国》的,却都予以好评。他们未必都赞成作者的理论见解,而是为书中展示的鲜活材料所感染,为作者所选择的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现实的方式所感染。
       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这本书的体裁。此书是作者1996年5月到6月和9月到11月两赴河南农村进行社会学调查的日记,共60万言。有这么多材料,放到一般学者手里,一定写成专著,几编、几章、几十节,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本书作者原来也有这样的计划,第一部分要写总报告与若干分报告,第三部分要写历史与理论。但他听从了朋友们的建议,最后只留下计划的第二部分——逐日访谈记要。这种文体,也许在学术界不像是规范的成品,而惟其如此,才更能让读者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原汁原味。如果经过几番学术加工,再来点图表、数学模型什么的,非专业的读者就很难接受了,而且许多活生生的细节在这种学术加工的过程中,也会被舍弃。作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但他对学术规范并不顶礼膜拜,才使得本书与一切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读者之间没有任何阅读上的障碍。
       其次是作者进入调查现场的方式。他清楚地知道通过通常渠道自上而下地进入现场,调查对象就会进行表演,他的见闻与事实真相就会产生相当大的距离。所以,他通过朋友找亲戚,靠个人关系网进入现场,调查对象便除去了面具。在历时数月的田野调查中,作者虽然也参观访问了几个地处河南,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但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般的农民家庭,访问一般的农民、村干部和一般的县乡官员。他不是先入为主地引导对象来证明自己已有的结论,而是如实地记述自己沿途所见、所听、所谈、所想,这就一下子把读者拉进了真实的中原农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作者对农民命运的真切关注之情。近几年,中国农民收入水平增长趋缓,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下降,有的已经到了无法维生的地步。农民种地,成本越来越高。而中国多数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已经没有提价空间。随着加入WTO,还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剧烈挤压。由于机构膨胀,靠农民供养的公职人员越来越多,农民单凭种田收入已经无法交够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还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给农民带来现金收入。目前,大批乡镇企业乃至县办企业因为技术落后、经营不善、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各种原因,纷纷倒闭,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复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增长点。而农民到大城市打工谋生,又遇到重重阻力。许多城市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职工下岗再就业的压力,出台各种政策规定,限制企业聘用外来民工,只允许他们从事最脏、最苦、最累、收入最低的工种。多数城市农民打工的机会已趋于饱和。从法律和制度上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结构,让农民获得与市民同等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权利的曙光还没有升出地平线。农民在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夹击之下,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现今农民负担过重,不堪承受的现象虽然受到关注,但一些人往往把这种现象归之为干部的作风问题,品质问题。其实,单纯改进干部作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也是一个缺少表达机会的社会群体。他们也是有苦没处说。本书大量记录了基层干部的实际看法,通过他们之口,真切地道出了乡村干部的两难处境。九十年代以来,乡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提留派款,刮宫流产”,这是上头派下来的硬任务。完不成是失职,出了问题,上级又会下卸责任,说他们无能、粗暴。农民则骂他们是贪官污吏。他们夹在当中,既埋怨上头,又抱怨农民。作者分析得好:“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包括少数工商业较发达的内地),一级财政的来源,主要是工商业而非传统的农业。农业这块效益低、增长慢的老蛋糕,差不多全让农户自产自食了。在工商业极不发达的内地政府,逐年增加的财政支出差不多直接或间接地落到土地上、落到农户上,形成地方政府与农户分食农业这块老蛋糕的局面。一边是分散无组织的承包制小农,一边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有组织、有合法权力的地方政府;一边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边是农业剩余的征收者;一边是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且难以再做大的老蛋糕,一边是逐年增加的政府集体支出,并按支出需要操刀分割的老蛋糕。征税不足就征费,费款不足,便用罚款。征税成了地方政府的第一财政,名目繁多的费成了第二财政,至于罚款(尤其是计划生育罚款),差不多成了第三财政之源。此起彼伏的集体上访上告,甚至发展到小股农民骚动,差不多皆源于此。一个对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增进社会福利负有重大责任的地方政府,完全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目前的发展瓶颈。拿不出有力的对策,不但制约发展速度,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如果把湖北省某乡原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信比喻为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那么曹锦清这本书就是一次细致的超声波断层扫描,许多潜伏在肌体内的恶性病灶就都显示出来了。不知这本书能否像李昌平的信一样,引起有关各方人士足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