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如果没有美国宇航局
作者:龚钴尔
《青年文摘(彩版)》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年,美国宇航局迎来50岁生日,全世界都在议论它的功过,但无论怎样,如果没有美国宇航局,世界将有所不同,就连奥运会都要失色。
NASA改变的世界
迈克尔·菲尔普斯比赛所穿的泳衣叫LZR RACER,由英国SPEEDO公司联合NASA研制。“我一碰到水,就感觉自己像一枚火箭。”菲尔普斯说。他在北京奥运会上是神话的代名词。从今年2月上市发布至今,LZR RACER已经帮助菲尔普斯和其他运动员突破了50项世界纪录中的48项。
LZR RACER究竟为何这么厉害?NASA兰利研究中心参与测试工作的史蒂夫·威尔金森说:“我们在60种不同的织物中测试它们的表面粗糙度,评估哪些织物和编织方式有最低的阻力。”兰利研究中心拥有很多世界领先的风洞,数十年来,它们一直帮助改进飞机和火箭的结构与材料,恰巧织物在水中运动和在空气中运动很相似,可以在风洞中测试。
NASA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机构。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美国海军搞砸了发射,致使总统艾森豪威尔非常痛苦,决定组建美国宇航局(简称NASA)。
于是,一个专事航空航天研究与管理的特殊政府机构诞生了。美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苏联专制调配下的航天工业抗衡,才能夺取太空竞赛中的胜利。新成立的NASA地位崇高,和中央情报局一样,直接听命于总统,和国防部、教育部等平级。一时间,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收揽了美国的大部分航空航天单位,是一个宣称为人类和平与幸福而努力的民用航天机构。
阿波罗登月,阿姆斯特朗,航天飞机……这些是关于美国宇航局最正常的联想,听起来艰深而枯燥,但美国宇航局的作用可并不是这么些,例如如果没有NASA,我们还要为婴儿的尿布烦恼不已。
太空是施展高科技的最佳舞台。什么材料最坚硬,什么东西最柔软,什么东西最不怕火烧,什么电器最小,什么无线电传得最远,这些都是航天所需要的,也是优质生活的要求。
在与苏联竞争中,NASA第一个发射了通信卫星,这种技术发展到今天,实现了北京奥运会的全球直播;NASA还发射了世界第一颗气象卫星,这种技术保证气象人员及时看到气象云图,驱散张艺谋最害怕的降雨云。
阿波罗登月之后,波音公司开始无比风光,它的飞机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IBM公司也制造出了大家最喜欢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因为太空船不允许笨重的电脑登月。整个阿波罗登月诞生了3000多项专利,帮助美国成为不可撼动的科技强国,尿不湿、果汁、高档太阳眼镜、高档运动鞋垫等都是其副产品。
在医疗领域NASA的贡献也很有意思。现在大家熟悉的CT与MRI人体数字成像技术,就源自NASA的阿波罗登月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像技术;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高灵敏度CCD现在则被用来寻找人体里的癌症;建造航天飞机的绝热泡沫材料则是最好的人工假肢材料;用NASA探测遥远恒星温度的神奇技术制成的红外温度计,可以在2秒内量出体温;NASA的X-33材料制成的产钳则能更安全地帮助婴儿降生。NASA有专门的“技术转移协会”,拥有庞大的技术转移网络和途径,现在仍然不断地向外输出世界最先进技术,而且数量惊人。仅从2002年7月至今,就有1235项有据可查的技术转移成功案例。NASA也因此成就了美国科学与经济的“发动机”的美誉。
如果没有NASA,生活会是什么样?简直难以想象。也许你会看到一个用扁担挑着台式机、千里迢迢来看北京奥运会的美国人,他在家里看不到东半球的直播,也不能边看比赛边喝果汁,他还要不厌其烦地每半小时为儿子换一次尿布。
NASA开创的时代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太空成就,莫过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阿波罗登月。而它就是NASA领导的最大成就。如果没有NASA,人类登月恐怕还是梦幻。
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其太空优势咄咄逼人,先是第一个发射了月球探测器,而后又第一个将人类首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上太空,随后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火星探测器,人类第一颗金星探测器,人类第一位女性航天员,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苏联种种“太空第一”远远地将美国人甩在了后面。
新成立的NASA一时间还没转过弯来,处于严重的落后状态。在NASA高层的建议下,美国总统肯尼迪决心抢在苏联人之前踏上月球,将苏联人击败在月球。随后,NASA开始动员全美国工业界进行登月。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大脚踏上月球,NASA帮助逝去的肯尼迪总统兑现了承诺。阿姆斯特朗说的“对我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这是一大步”成为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台词。
登月即便在现在看来,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因为人类在1903年才学会飞行(以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为标志),短短66年后就漫步月球了,如此进化速度,在人类此前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
在太空屡创第一的背后,苏联经济饱受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的影响,百姓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在肯尼迪宣布登月的时候,苏联也制定了自己的登月计划,并且开始花钱实施,但始终没研制出不爆炸的登月火箭。而美国人当时对航天飞机的忘情赞美也迷惑了苏联,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苏联斥巨资制造了一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暴风雪”号仅飞行了一次就被丢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NASA直接拖垮了苏联,让苏联提前解体,让冷战提早结束。
相比苏联,NAsA虽然也投入巨资实施各种太空计划,却大有收获,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这是为什么呢?苏联民用太空探索总是受制于军事航天项目,从而影响了民用航天的发展。苏联的航天事业成了国家的累赘。而NASA依照市场化运作,拥有众多的承包商。也就是说很多人造卫星、阿波罗飞船、土星5号火箭、航天飞机等航天器,都不是NASA自己建造的,而是与北美人航空公司、波音公司、IBM公司等商业公司合作,由它们建造。NASA唯一要做的就是评估承包商做得怎么样。这种运作方式“养肥”了承包商。在商业利益驱动下,NASA与承包商开发的新技术被迅速转移到普通人生活中,化作了生产力。
也就是说,同样是往太空扔东西,有的会扔,有的不会扔。
汪 晓 摘自2008年9月9日《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