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作者:薛 涌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如今到处都强调品德教育。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人,从小就是在品德教育的号召中长大的。记得小时候总唱一首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后面的词记不清楚了。总之,歌唱的是拾金不昧,一分钱交公都会受到表扬。
       女儿生长在美国,如今七岁半。她从小家贫,知道钱特别有用,上街格外留神,外号“眼睛尖”,常捡一分、一毛,甚至偶尔还有25美分的硬币。这里没有人鼓励她交公,所以,她都存在一个罐子里,一分也不舍得花。
       
       美国社会富裕,没有人把几分钱当回事。真捡了什么大东西,比如衣服等等,一般放在原地醒目的地方固定好,等人家想起来回来自己找,用不着一个上面的权威介入。我丢三落四,在美国却没有真丢过什么东西。比如,不久前把女儿一件几十美元新买的夹克丢在芭蕾学校,两个星期后回去,在我问前台管理员的时候,孩子自己已经从门口的筐里把衣服拿回来了。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没有捡东西交公的训练。看着她小罐子里的硬币日渐增加,我还琢磨着拾金不昧的道理应该怎么告诉她呢。
       可是,上个星期,她一日之间就把钱都交出去了。
       她学校的游乐场太旧,准备翻修,于是学校开始募捐。
       学校每个年级都设有一个大罐子,让孩子把自己的硬币捐出来,比赛哪个年级捐得最多。那些大罐子上,还画着一条横线。几个老师自告奋勇,说哪个年级的钱高过那条线,该年级学生就可以向这几个老师身上投掷冰激凌取乐。这也是小女一天之间把自己两年多的积蓄都拿出去的原因。说实在的,拿出去那天,我都有点儿替她心疼:她从来没有用这钱为自己买过任何东西。
       把钱全捐出去了,就再也使不上劲儿了,只能看着捐款的罐子干着急。不过,她又想出一计。她妈妈教过她折纸,她就自己动手制作许多折纸的动物,拿到学校去卖,25美分一个。可惜,学校里的孩子们都不是有钱人,自己的腰包看得很紧。
       三天下来,只卖了不到两美元。于是,她和她的一个小伙伴突发奇想,制作了许多“减价券”,发给班里人手一份,大家凭这个可以减价买她的折纸动物。这下子生意可火了。全班排队到她这里来买,没法上课了。最后老师不得不出来干涉,让她不要再卖了。不过,回家后我们把她大大夸奖一番:不仅热心公共事务,而且很有创造性,是个企业总裁的料儿!小女的这番经历,在美国的孩子中非常典型。一方面,她比我们童年时代轻松多了。她用不着背那些品德方面的标语口号,也用不着“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必捡了钱马上交公,受表扬,进而从中学会尊重权威。孩子过得就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另一方面,她比我们小时候复杂得多。学校有什么公共事务,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比如游乐场,就是她自己的生存环境。她要想方设法自己去改善,结果居然学会一套生意经。
       其实,所谓品德,主要是指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责任感,就应该把他们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让他们有机会处理自己的事务。
       女儿的学校是公立学校,修游乐场有特别经费,向家长募捐,目标是10万美元,一开始就已经募集了2.5万多美元。相比之下,孩子那些硬币,可谓杯水车薪。然而,学校还是把这件事情弄得这样热闹,目的就是鼓励孩子参与公共事务,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也就有了良好的“公民品德”。
       看看小女的经验就知道,她的老师不会让她捡钱交公,但是给她创造了一个自然的社会环境,让她尽可能独立地决定怎样改变自己所处的小社会。这样的孩子长大了,遇到事情当然首先想到的不是请示汇报,而是行使自己的公民责任了。
       王娟摘自2007年4月22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