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高考志愿变迁史
作者:赵方新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49年到1966年:“我是祖国一块砖”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心路历程。青春的张扬,明媚的笑容,矫健的步伐,融洽的人际关系,似乎大家心里都装着一轮理想的太阳,人人觉得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个应该大有作为的时代,如果不能干出一番事业就有愧于国家和人民,有愧于遥远的保尔·柯察金。大学洋溢着革命浪漫气息和浓郁的书香,学术思想和凌云壮志是那时飘在大学校园上空的两朵彩云。
       那时候他们填写高考志愿最多的是祖国的需要,很多人都报了艰苦的地质专业,想法很单纯,为社会主义建设出把力,想着“我为祖国献石油”。
       那时候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由于当时大学生就业包分配,“上了大学,就有工作”;而且毕业后工资待遇差不多。因此那个时候的学生,对“名牌大学”没有特别的概念。整个50~60年代,“志愿”这两个字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1977年到1985年:个人意志开始发言
       1975年1月,一句金言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理科成为报考志愿的大热门也就不足为怪。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对人才的需求跟建国初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尤其是理工类的人才。与理工科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科的“门前冷落鞍马稀”,那个时代重理轻文观念之顽固跟重男轻女观念有得一拼。一般被认为只有智商弱的人才会选择文科,因此理科风采依然,玉树临风。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哲学竟成了大家竞相报考的热门专业,算是文科中的“另类”。
       大的改变发生在1985年前后。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尚的标签,文史哲开始全面受到追捧,开始与理工科平分秋色。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国内的知名大学纷纷成立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很快取代数理化成为当时的热门专业。
       1990年至今:市场之手提着“志愿的篮子”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依旧神圣无比,高考的成败更是意味着一次天壤之别的命运开端:1995年到1998年之间,通过高考上大学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城镇孩子的必选之路。
       整个90年代,文理科并重,但是专业前有“国际”两个字的都红得发紫。当时但凡和“国际”二字沾边的专业都吸引了无数考生报考,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等,考生们梦想着通过专业的学习后能够和外国人做生意,从外国人的包里掏钞票。大家都觉得,毕业了就能直接和外国人做生意,走在校园里特别自豪。
       和其他专业短暂的红火之后就趋于平淡不一样,国际类专业在此后的发展一直是势头强劲,随着国家加入WTO和经济国际化的加深,进一步烘托了人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热度。
       上世纪90年代末,就业压力的阴影袭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去了求职的安全感。
        2000年,中国大学正式进入扩招时代,高考已不再是独木桥,入学考试的竞争转化到热门专业和名校选择的竞争中。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不少几年前还炙手可热的专业,等到自己毕业那天却很可能已经成了人才市场上的“滞销品”。
       高考志愿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直露地表述它的目的性:毕业后是否容易找工作、能否找到好工作?人们刚从考学难的深渊里挣扎出来,又陷进了就业难的泥潭,连接两者的就是那张薄薄的志愿表。
       于是有学者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考志愿的选择要唯市场是从,其他的意愿都会相应弱化。”
       丁毅摘自《齐鲁周刊》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