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我们住在皮肤里
作者:萧春雷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是皮肤的灵魂,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如影随形。
       人体虽然结构复杂,五脏杂陈,不过因为内有骨架撑开,外有皮囊裹紧,最终还是包扎得妥妥当当,堪称结实紧凑的一件旅行袋。
       人是复杂的,然而可见可触的部分很单纯,具有相同的构造,属于同一个组织——皮肤。就像行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见到的都只是一个皮袋而已。但是谁都知道,皮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袋中的物品。我们也常说,外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其实,这是受了比喻的拖累,谁都想知道袋子里的东西,然而没人对我们的内脏感兴趣。
       所以说,外貌未必不如内心。
       每年,世界美容产业的庞大经费,大多都倾倒在我们的皮肤上。青春、性感、美丽,往往是薄薄的一层表皮显露出来的品质。女人们最明白这道理,不厌其烦地、精益求精地修饰着自己的肌肤。古人说美女“肤如冰雪”、“肤如凝脂”,皮肤的细嫩让人担心“吹弹得破”;欧洲妇女不但在胸部和脖子上涂白铅,还画上幽蓝的血管,表示皮肤的细腻;现代妇女不仅涂脂抹粉,还添了面膜、漂白、拉皮等手段,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肌肤。她们知道,所有的美,除非陈列在皮肤上,否则毫无意义。
       事实上,我们的容貌差异,猥琐的形象和威严的风度,寻死觅活的爱情,之所以能够成立,完全是全身皮肤的神奇形态造就的。对我们来说,另一个人的表皮就是他的一切。很少人能够识别两个头骨之间的不同,更没人疯狂爱上盘子里的一颗心脏。
       内脏的损坏属于我们自己,痛苦,甚至死亡,都是能够忍受的;皮肤的病变属于公众,蔑视和厌恶,往往使受害者失去正常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的丑女,不是“皮肤若漆”,就是“肤如老桑皮”,嫁不出去。在世界各地,麻风病人都招人厌恶,受到放逐。人类的交往通常是面对面的,无脸见人,意味着交往的基础不再存在。他被所有人抛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表皮的重要性超过了许多内在的器官。
       皮肤是活生生的,通过无数的毛孔,它能够呼吸和排泄,与外界交换能量。皮肤内层密布末梢神经,那里隐藏着灵敏的触觉,轻微的一点儿压力、疼痛、冷与热,都会被迅速捕捉。
       皮肤的花样很多,除了广布我们全身的柔软表皮,还包括嘴唇、指甲和毛发等特殊形式。皮肤永远在自我修补和自我更新,表层的细胞死去,里层又推出新的细胞,大约每隔两周就能完成一次全面的细胞更替。
       年轻人的皮肤总是那么清新娇嫩,随着年龄增长,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皮肤逐渐变得黯淡,缺乏光泽。
       可以认为,皮肤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现出我们内在的生命活力。
       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皮肤勾勒出曲折而柔软的边界。
       皮肤是我们最紧身的衣服,再前进哪怕一厘米,就侵入到了私人领地,我们马上就能觉察到动静,那必定是甜美的爱抚,或者粗暴的伤害。
       另一方面,皮肤是身体的外壳,把我们囚禁其中,仿佛一个移动的贴身监狱。我们住在皮肤里,一直到死。
       温知欣摘自《我们住在皮肤里》
       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