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历史课]头发保卫战
作者:李阳泉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曹操在一次领兵打仗的时候,颁布了若干条军纪,其中包括不许践踏农户的庄稼,违令者斩。可是,偏偏曹操的战马受了惊,一下子踢倒一大片庄稼。曹操立刻拔出剑来要自杀,以示军纪严明。手下连忙拦住,说,我们打仗怎么能没有大王?大王可以例外。曹操想了想,用剑把头发割下一大绺来,说,既然如此,我就割发代首吧。
       现代人看来,这曹操真是个大奸雄,头发怎么能有命值钱!
       实则不然。在曹操那个时代,人们把头发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剪掉父母给自己的毛发,不啻为奇耻大辱。曹操作为统帅,以发代首,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
       与此相对照,发生在1500多年之后的耶场轰轰烈烈的“头发保卫战”,则是用鲜血告诉我们:想要找的头发吗?那好,连我的头一起拿去吧!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推行“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设计发明了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之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条长长的大辫子。为了统一江山,尤其是统一思想,在汉人中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在一起,每人发给一根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激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股强硬的风潮出人意料地遭到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抵抗。江南士子认为剃头便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这次他们真的打错了算盘,他们的对手不再是软弱的明王朝,顺治皇帝一声令下,接连制造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屠城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当然,屠城也并非可以让所有的人臣服。浙江读书人冯喆留发,情势危急时不得已说服了父亲,离家出走,隐居望头山石庆寺。但时间一长,又心感不安。于是,他返回老家,承欢膝下。当地村民也保护着他。但是有一年,冯家与另一氏族为山林问题发生了严重纠纷。这时,冯喆想从中做调解工作。谁知对方将冯喆留发一事抓住不放进行威胁。此时,冯喆的亲戚都出来劝说,希望他将长发削了,以便诉讼。但是,冯喆坚持气节,矢志不渝,并斩钉截铁地说:“宁可官司输了,也不削发。”真可谓百折不回。
       “想要我的头发吗?那好,连我的头一起拿去吧!”那种悲壮不是我们理解得了的。
       民间有一风俗——正月不剃头,因为正月剃头死舅舅。这是一种高明的障眼法。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归”,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当真是高明的冷幽默。
       从19世纪的70年代开始,中国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多,官员开始出国,一到国外就有人围观,他们看到男人留着辫子觉得很奇怪。中国最早那批留美学生,也最早感受到大辫子的不方便之处:一些美国学校通常开设有体育课,要打棒球、踢足球,中国学生要参加进去,辫子就非常碍事。所以一些留学生就开始剪辫子,再买个假辫子预备着,要见清朝官员时再戴上。
       一场有关头发的战争足足持续了将近300年。直到近代,国人才真正获得了不剃头和不留辫子的自由。
       肖全勇 摘自《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