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犬儒国民
作者:胡尧熙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犬儒派如今依然健在,并且进一步将其玩世不恭和敢咬敢斗的风格搬到了互联网上。
       据2006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载:针对网上恶搞视频传播泛滥,并相当一部分涉及到雷锋、《闪闪的红星》等中国人民心中的红色经典,有专家呼吁,应立法对“恶搞”等行为进行必要规范。
       如今,恶搞大都以改编、变造其他作品为乐趣,造成了正版不经典、恶搞成经典的可笑局面。
       “《无极》=无聊×2”—连一部投资3.5亿元的大片都可以在公众的讪笑中被解构于无形,还有什么值得相信。你可以认为我们正在娱乐至死的道路上不知羞耻地越走越远,“戏说”和“大话”成了我们解压的不二法门—英雄、红色经典,或者一切崇高的人事正在首当其冲地被涂鸦和颠覆。犬儒者不生产神圣,只奉献流水线上的解构,并把它化为暴力。但犬儒们的共同问题是,恶搞之后怎么办?
       当崇高和仪式感都在恶搞中烟消云散时,快乐并没有随着互联网道德底线的动摇而如期而至,代之的却是大众情感被亵渎之后的愤怒和争议。在法国,圣女贞德是民族英雄,民众不会容许对她调侃打诨。在美国,马丁·路德·金是反种族歧视的无畏战士,公众不会容忍对他的丑化戏谑。同样,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等传统价值的守护者,既是社会道德标准的样板,同样是道德的底线。
       互联网的发展在赋予个人表达空间的同时,又在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孤立了个人,限制和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但这并不包括我们遵循已久的道德。
       我们拒绝承认自己是犬儒,事实上,我们的确是严肃、充满理想的,但这个时代以追求快乐为本;事实上,我们都想表里如一地快乐,但这个时代快得不轻易给你乐的机会。周围的一切都在转型的快车道上飙车,经济的转型快过文化的转型,物质的转型快过道德的转型,唯独新的信仰在众多的现实追求中还遥遥无期远未成形。因此,除了用图片和视频传播自以为是的声音和价值,精神分裂的犬儒们做不了更多。
       (果园摘自《新周刊》总第2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