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理论]杀人于无形
作者:陈大为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读了这篇文字,你会知道,文字是有杀伤力的。
       记得看过一则笑话,某国总统外出云游出访,他国名记有幸约访,便把话筒递到了总统先生面前:“听说贵国佳丽云集、粉黛三千,因此,特殊服务业异常繁荣,请问总统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话音未落,总统先生盛怒之下,拂袖而走。但见第二天的报纸头条位置,赫然几个大字—总统一怒为红颜!
       前几天,也就是在阿拉法特先生病重之初,便有某知名媒体在头版位置予以报道,一见标题,不禁震惊—“阿翁病逝”。但那时距阿翁真正离世还有半月有余,仔细再看一眼标题,原来在“阿翁病逝”几个字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如今斯人已逝,驾鹤西游,倒也真真地应了媒体的“先知”。
       企业家们高呼“眼球经济”来临的同时,文人们也给这一名词冠以了更为冠冕的称谓—“注意力经济”。因此,商品也好,文章也罢,万般皆下品,先抓住人们的“眼球”再说。也因此,才有人将《水浒传》译为《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青年必读”、“创业必知”、“赚钱宝典”……
       最近看了几部书:《我想成功》、《我能成功》、《我要成功》……看罢,确实有听君一席话,胜读“10本”书的感觉,因为现在的书看起来如出一辙,品起来也如白开水一般,寡然无味。因此,看10本书和看1本书都是一个效果—内容差不多!
       在很多书店里,整整一面书架,甚至全都摆列着戴尔·卡耐基的著作。有卡耐基教经商的、卡耐基教管理的、卡耐基教演讲的、卡耐基教处世的……更有甚者,还有卡耐基妻子的书、卡耐基学生的书、卡耐基七姑的书、卡耐基八姨的书……
       现在我终于知道卡老师是怎么离开我们的了,他一定是被出版商捧上了天,然后又被这些文化庄家清盘抛空,将卡老师重重摔下。连同卡老师一同殉葬的,还有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随波逐流的读者。
       这就是文人的必杀绝技之一—“捧杀”!此招柔中带刃,笑里藏刀,且刀不出鞘,刃不带血,杀人于无形之中。
       杀人于无形,这使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一位美国记者碰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只饥饿的秃鹫靠近一个同样因饥饿而奄奄一息的孩子。出于他的职业精神,他拍下了这一幕。
       图片获了奖,但孩子却不在了。来自文人的骂声便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地响起来—“没人性!不道义……”记者因此引咎自责,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来看一则报道,名为“一名新记者的困惑”。
       说的是在阿富汗工作的中国工作人员在阿富汗不幸遇难,其中一位遇难人员家住山东,因此,众多“文人墨客”便凭着自己的新闻嗅觉赶往了山东。亲情的悲痛、泪水的控诉,这些都是绝好的主题。
       这位记者先到了遇难者家属所在的贫困山村,但被其家人拒之门外,“家里有遇难者88岁的老母亲,因为有病在身,家人还没有通知老人,怕有什么意外。”
       就在这时,村干部却带着有关领导,以及随“旅行团”一行的记者团,扛着阴森森、冷冰冰的摄像机、照相机……前来“慰问”了。
       院落里的男人们紧着说:“屋里有个88岁的老太太,千万不要让老人知道……”记者们紧着喊:“叫他们把门打开,要不然我们拍不到!”村干部紧着附和:“没问题!”而领导们也开始“嘘寒问暖”。
       最终,大家终于如愿以偿地听到了老人痛彻肺腑的哭声,也终于完成了“慰问”的使命,因而纷纷加冕了“敬业”的桂冠。
       —这难道不是杀人于无形?
       (黄佩佩摘自《Q版“文贼”》,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