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最大的数等
作者:佚名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最大的数
最大的数,从数学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一个数,宇宙间任何一个量都未能超过它,这个数就是10的100次方,也叫“古戈尔”(gogul的译音)。
目前,世界上每秒运算10亿(10的9次方)次的最快速的电子计算机,假定它从宇宙形成时(距今约200亿年)就开始运算,到今天,其运算总次数也不够10的100次方次。
地球的面积约为510000000平方公里,如果用平方毫米作单位来表示,也只不过是5 x 10的20次方平方毫米。地球的体积为1083000000000立方公里,如果我们用立方毫米来表示,那也只有10的30次方。1立方毫米相当于一根大头针的针头那么大,里面最多能容纳10粒细沙,那么整个地球的体积内,也只能容纳10的31次方颗细沙,这些数字,都远远小于“古戈尔”。
星际距离,一般用光年来度量。1光年是光线一年所通过的距离,约为9500000000000公里。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空间范围(约100亿光年),用最小的长度单位埃(千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也只有10的36次方埃。
宇宙是我们研究对象中最大的一个,原子核(其直径为10的负13次方~10的负12次方厘米)是最小的一个,而这两个研究对象的大小(线度)对比的倍数,也只有10的40次方倍。
再说时间,我们选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最小计时单位,来表示宇宙中最长的时间——“宇宙年龄”。我们取光线穿过一个原子核那么大的空间所用的时间,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那么,“宇宙年龄”只是这一单位的10的40次方倍。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整个宇宙空间所存在的基本粒子总数,其中包括质子、中子,以及中微子和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
虽然一粒灰尘中含有几十亿个基本粒子,但在整个宇宙空间,总共约有10的80次方个基本粒子。这个数只是“古戈尔”的一千亿亿分之一。
(于兰珠摘自《知识就是力量》)
无意识
杨孝文
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有意识思考”在做出不太重要的决定时非常有益,比如买哪个牌子的洗发水,但在需要做出某些重要决定时,“无意识思考”比“有意识思考”更能做出让你满意的决定。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系的4位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通过一系列对消费者的研究,证明了“无意识思考”的价值。比如,在一项购买汽车的实验中,参与实验的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在阅读了大量汽车信息后,被要求去猜谜语,之后再做出购买决定;另一组在阅读了汽车信息后直接做出购买决定。结果显示,猜谜语后做出购买决定的人,对自己的决定更满意。
为什么深思熟虑有时反而会让人做出不太满意的决定呢?研究人员认为,人们在认真思考某件事时,常常会过分夸大某些相关信息的重要性。而在“无意识思考”的状态下,人们往往能整合更多的信息,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科学家建议,如果你必须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比如买车或买房,最好先做别的事情,或者干脆睡一觉,让你的“无意识”参与决策。
(黄雨漩摘自2006年2月18日新浪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