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难以制服的制服
作者:一 钵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制服究竟是哪年哪月出现的?
       据说是100多年前外国男人大批来华带来的影响——因为八国联军、华尔洋枪队的到来而出现了最多的专用服装。
       慈禧时代有了第一条铁路,皇家列车员由大内太监来担当,统一的顶戴花翎。但是那名火车司机,据说已老母鸡变鸭,正儿八经穿了洋服,也就是铁路司机制服。
       另一说法,把制服的出现推向更早,当年利玛窦来华,才是洋制服真正流入的年份。而且,本国女性开始穿制服的时间一点也不比男人晚。在相当一段时期,修女服一直是普及版的女护士制服——现所谓的“护士装”。如果这说法可靠,那么洋制服在中国的出现就是由女人先推广,远远超越男性制服的出现——军装职业装等在中国出现的时间。
       制服的存在,意图是抹去个人特点,达到该专业的强化严肃,整体划一的效果。而事实上,即使一身行头再如何单调死板,阻隔鲜活躯体,常常这阻隔的本身,就是魅力的加分。尤其在异性眼里,每当“制服人”单独出现时,与众不同的光芒和神秘的亮点就更为突出。
       制服概念姗姗来迟,制服爱好者,“制服癖”陌生词汇也稍后登陆了本邦。现如今,我们开始频繁接触到“制服癖”这个词。
       ——该人只对穿某一类制服,或穿任何制服的异性感兴趣。
       ——该人只关心自己,关注能否哪一天担当税务员,骑警,环保巡视员;理直气壮穿上这样的制服(不牵涉这类工作的本身),昂首阔步,是自己最大的人生梦想。
       ——该人已接近到“恋物癖”范畴:只着迷挂衣架上的制服及相关附着物,甚至收集,甚至于不上身,只当保管,黄梅季节之后取出晾晒……
       “制服癖”的推想:假设有人是保安类制服的“制服癖”,那么该服装的一动一静,都无疑是风景。即使一位孤独的社区保安,也因此肩膀更宽,腰背更利落,形象更伟岸。
       制服引发最多的感想和讨论,是制服特有的中性色彩,包括这次“超级女声”的情况——是否因为穿制服,选手才获得了更多的票数——可无休止进行下去……
       话说回来,在不纯粹的年代,制服确实更多地富含了优越生活的标志,也是铁饭碗的明显象征,真令人垂涎。也因此,当年身穿制服的男人和女人,可以一直徘徊和进入到他人的梦中,是对方深度着迷的配偶形象……
       笔者记得有一位铁杆“制服癖”,其梦想就是希望娶回一位身穿制服的老婆。终于在某一天,媒人一改满脸愁云,眉目灿烂地告诉他,他需要的那位制服对象终于找着了!
       一眼看去,人家就是“两排铜扣,一根小辫”。媒人言仅8字,显然已经活画出了一位当年女列车员的飒爽风姿,使得这位“制服癖”大喜过望了足足有一分多钟。此刻,该人已被制服释放的异性魅力彻底制服了,但立刻,他也获得了巨大的失望—在当年,一般的媒人确实都搞不定特殊工作的女性人选,这媒人只是开了一个无奈的玩笑:8个字,说的是一头母猪。
       (尤坚摘自《海上文坛》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