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关于宗教与社会和谐
作者:[中]赵启正 [美]路易·帕罗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帕:作为一个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我认为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基督与社会安定有直接关系,因为真正的基督徒会尊重社会上的掌权者。基督与智慧上的寻求和永恒的生命有很大关系。有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为什么我在这里?我将要去哪里?我生存的目标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基督都给我们答案。基督对我们心理平衡、家庭和睦、伦理道德、消除社会的罪恶和邪恶等方面都有影响。基督与社会经济也有关系,“不做工就不应该吃饭”的原则,能推动人们勤劳的精神,上帝尊重和赏识那些诚实的人。
赵: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不仅是基督教,包括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宗教道德中的弃恶扬善等内容,对鼓励教徒追求良好的道德目标有积极的作用。宗教通过对信徒的心理慰藉,对稳定信徒情绪、调节信徒心理也有积极的作用。宗教尤其对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哲学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今年我在以色列参观了20世纪40~60年代在死海北端库姆兰发现的《死海古卷》,印象深刻,它记载了希伯来人的宗教文化。金字塔、巴黎圣母院和在中国到处可见的佛教寺塔都同样凝聚了建筑艺术的精华。敦煌莫高窟更是汇集了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许多精美绝伦的古代壁画和塑像,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沉淀。宗教对音乐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刨世记》、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音乐。
基督教的很多伦理规范和中国人的伦理规范有许多一致性。《圣经》里有一个“黄金律”,就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中国孔夫子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话从两个相反的角度说,但意思几乎完全一样,是互补的。
帕:是一个因素的两面,都是一致的。
赵: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您刚才一些关于伦理的观点。孔夫子学说中伦理方面的核心观点,就是“仁者爱人”。孔夫子认为,仁是伦理的最高境界,如何正确对待君臣、父母、兄弟、夫妻、朋友的关系,都是仁的内涵。孔夫子学说中的伦理观和基督教的伦理观,对于促进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谐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在“9·11”之后,一个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美国社会表现得非常团结,一致抵抗恐怖主义。
在“9·11”之前不久,默多克夫妇请我到世贸中心赴宴,不久之后,世贸中心就遭撞击了,这对我冲击很大。“9.11”之后,我又到美国去,我到那里的教堂前面,看那些追念亲人的信件和挂在墙上的故人的相片、帽子、衣服、明信片。我在那里感受到了人们彼此间的爱和对亡者的追念。
历史也表明,宗教的社会怍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宗教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理性的有神论者和理性的无神论者不仅应看到宗教的积极性,同样也应该看到每种宗教都有它的局限性。宗教的某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宗教之间、教派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宗教没有能够发挥像对本宗教、本教派内那样的作用。
今年夏天,我去了以色列和埃及,在有名的哭墙附近,我看到犹太教徒虔诚地站在那里,但我总有一种紧张的心情。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冲突之地,政治冲突,宗教冲突,混在一起。在埃及,他们友善地派了四个战士,坐着一个小卡车跟着保护我们,但是,这反而让我们感觉紧张。
我觉得宗教之间不能和谐共处的原因在于,都认为自己的宗教是最伟大的,自己尊重的神是惟一的,都不能退让,彼此就不能相容了。但佛教例外,佛教对其他宗教都有宽容之心。各种宗教之间应该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样宗教之间才能和谐。
所以说,宗教在本宗教内和本民族内有促进和谐的作用,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宗教在不同宗教或民族之间有时有负面作用,我的这个看法您同意吗?
帕:您的结论,包含了很多重要的观点。您主要提到四个方面重要的问题:宗教,邪恶,战争,还有和谐的社会。宗教的定义是人去寻求神,但基督教是人和上帝的一种发展关系,所以基督教不认为自己是宗教。我们希望人相信上帝,并告诉别人跟随耶稣的办法。但是,您有绝对的自由说“我不要”,这是您个人的选择,但我仍然爱您,仍然尊敬您,我们仍然是朋友。然而,很多人在耶稣基督之外,会加上很多其他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但是有人会在我们的友谊之上加上很多东西。如有人提议说,下次您再去中国见赵部长的时候,您必须带着赵部长的照片,在赵部长面前或在他的照片前点一炷香,要一直走直到跪到赵部长的面前,然后亲吻一下他的手,再退后三步。提此建议的人,就等于创造了一种宗教仪式。但是,我会对他说:“得了吧,我有他的电话号码,我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不需要照片,不需要点香,也不需要跪拜。我们的关系良好。”
我们必须清楚,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战争都是宗教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战也不是宗教的原因。希特勒是个无神论者,他发动了战争。我也相信,宗教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问题,但不是由于耶稣本人。您所观察的以色列和邻国发生的冲突,真正的原因不是宗教,而是周边环境和经济问题,只是有人利用宗教,打着宗教的旗号。所以,根本原因还是人的贪心与邪恶的问题。同样,人也可以打着无神论的旗号。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人在罪恶中沉沦。我们知道,科学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帮助医治癌症患者,同样可以发明原子弹去轰炸广岛。事实上,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战争更加危险和具有杀伤力,原子弹的发明就是对科学的误用,但我们不会因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发明而放弃科学。
所以,我的结论是:问题不是出在科学、宗教或者是基督教上,而是出在人心里,是人心里的贪念。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听见也看见上百万的中国人成为耶稣的信徒。每个时代的人都需要改变内心,一个和谐的社会没有出现,是因为我的心和您的心有邪恶的念头,所以我们彼此就会有斗争。《圣经》提到,如果一个人相信基督,他就是一个新造的人,旧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切都变成新的了。这是人心里的一个实验。当我读大学的时候,就是这个要义使我改变并去跟随耶稣的。当人们真正愿意舍弃自己而真诚地跟随耶稣的时候,生命就有了真正的改变。这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因为您爱您的人生,我慢慢地越来越爱您,也尊重您。
您是一个科学家,要在整个世界上传扬和平。您告诉我,您是个无神论者,完全没有阻碍我爱您,我更加为您祷告:有一天赵部长也成为耶稣的信徒,我们就可以做兄弟了。我将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将要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聪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研究《圣经》,对基督教有兴趣。对我来说,1949年的新中国,其实洗净了中国大地上很多群众的思想。这是我个人对中国过去50多年历史的解释。
赵:您的很多话是值得赞扬的。的确,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洗涤了社会的污浊,也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但是这个洗净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是个长期的过程。
由于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人们的精神焕发了,更加勤勉了,中国今天一天的生产量,相当于那时候一个月的生产量。这里固然有科学技术进步的原因,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思想解放了。
您刚才提到基督教的某些精神使我对基督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您认为有人利用宗教、打着宗教的旗号的原因是贪心和邪恶,我非常赞同。利用宗教、打着宗教的旗号不能和宗教混为一谈,比如邪教,实质上不是宗教,是邪恶的组织,可惜的是,这些东西蒙蔽了一些不知情的人,他们被邪教的组织者利用了。
帕:我有两件事情要说。一、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最满意。我们从报道中发现,有76%的中国人对现在的物质生活、经济条件和科学进步都很满意,而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二、中国的信教人口差不多有l亿。听到这个报道我们十分兴奋,特别是在美国和英国,有很大的反响。大概20年前,即我来大陆之前,我在香港举办大型活动,那时,我在大体育场向很多人说,中国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在我的公文包里有一首歌叫做《我爱中国》。去年,我在北京访问的时候看见一个青少年歌唱队,他们由每个省的一个孩子代表组合而成。他们合唱这首《我爱中国》时,旁边的大屏幕上一直播放着各个省的图片。翻译的英文打在屏幕上,我一直看着,我像婴孩那样流泪了。告诉您这件事,我的眼泪险些又要流下来。我的母亲知道许多关于中国的事情,她教导我要爱中国。小的时候我在家里常常为中国祷告。当我们真正看到中国的发展时,我们实在觉得奇妙。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当然希望,如果能够把发展建立在耶稣基督的道理上就更好了。
赵:您爱中国,希望中国发展,希望中国人幸福,让我很感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之上的,很难想象中国的发展可以建立在外来文化之上。
您刚才说无神论者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也有同感。昨天我们一起唱《友谊地久天长》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这首歌原是苏格兰的民歌,在中国也很有名。因为美国人拍了一部叫做《魂断蓝桥》的电影,把它作为主题歌,所以传到了中国。
就刚才您的话和我的话,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神和无神的区别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和谐,有神论和无神论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地球的和谐。彼此的了解、经常的沟通是极为必要的,并且是有效的。我们反对贪婪,反对自私,反对懒惰,我们也反对邪恶和战争。
帕: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