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诺贝尔奖有多黑
作者:王洪波

《青年文摘(彩版)》 2005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弗里德曼是美国一位科学史学者,他撰写的《权谋》一书,讲述了诺贝尔奖的阴暗面,令世人震惊。
       如果把诺奖比作科学的“奥运会”,那么,弗里德曼关注的不是赛场上的“运动员”,而是“裁判”。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中间有大量的“黑哨”、“昏哨”,屡屡制造“错判”、“误判”和“漏判”。
       这些“黑哨”中尤其著名的一个是阿伦尼乌斯,他因为发现“电解质溶液电离理论”获得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当时瑞典在国际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阿氏不但研究工作出色,而且具有超强的“运作能力”。1906年,他极力阻止了曾批评过他的、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人门捷列夫获奖。翌年,门捷列夫就去世了。1908年,他把卢瑟福推上了化学奖的领奖台。可笑的是,卢瑟福放射性方面的研究怎么看都应归入物理学。在能斯特1921年获得前一年保留的化学奖之前,阿氏曾一再阻击这位多年的敌人问鼎。
       法国科学家庞加莱的落选也是阿氏一手制造的。1910年,庞加莱得到了最多提名—34票—为单个候选人的最高纪录。但法国人是阿氏的死敌米塔·列夫勒支持的,而且早年曾阻挠过阿氏的晋升,阿氏不愿看到法国人获奖。凭借高明的操纵技巧,阿氏得遂所愿。仅得1票提名的范德瓦耳斯得到了当年的荣誉。庞加莱在1912年去世前未能获奖。庞加莱的落选令法国科学家们怒不可遏。“庞加莱被看做是一个没有开枪的士兵,然而他是一位将军,他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整个方向。”一位失望的法国科学家抗议说,“这里和我们巴黎一样,到处有阴谋……诺贝尔奖变成了一个统治的工具。这简直是一幕人间喜剧。”1911年,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奖,那又是阿氏对法国科学界所做的安抚了。
       今天的我们很难设想爱因斯坦未在诺奖的名人堂里占到一个位置,但事实上,当年爱因斯坦的获奖还真费了些周折。1920年,爱因斯坦在与发现了一种镍钢合金的纪尧姆的竞争中败北。1921年,爱因斯坦再次受挫,他的理论被批评为未经证实、古怪的、形而上学的、达达主义的—简而言之,“裁判们”不喜欢相对论。1922年,爱因斯坦终于闯关成功,他获得的是前一年保留的奖金,这次的成功则有赖于另一位策略大师—奥森的演出。他推举的是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方面的工作,而且授奖理由只提光电效应“定律”,不提光电效应“理论”,这样就与“裁判们”所持的关于物理学本性的信念没有冲突了。历史地来看,并不是爱因斯坦受到了诺奖的褒扬,而是爱因斯坦的获奖提升了诺奖的声望。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经济不怎么宽裕的爱因斯坦确实很需要这个奖。他还等着拿奖金给自己刚离婚不久的前妻做赡养费呢,这是写入他们离婚协议的。爱因斯坦很开心,他对一位瑞典记者说:“科学家们终于可以从他们的工作上获得利益,就像生意人一样。”
       相对论—20世纪最伟大的两个物理理论之一—未能获奖也许稍显遗憾,但毕竟爱因斯坦还得了一次奖。女物理学家丽丝·迈特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1944年的化学奖授予哈恩,授奖理由是他“发现了重核裂变反应”(这个发现使核能的利用成为可能,也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后世的历史学家发现,作为哈恩的合作者,迈特纳对这一成就的贡献尤大。悲惨的是,先是纳粹的上台迫使身为犹太人的迈特纳踏上了逃亡之路(她到达的正是瑞典);然后“不诚实”的哈恩剥夺了她在发现“裂变”过程中的地位。战后,正直的人们试图让迈特纳通过诺奖获得补偿,但她在瑞典的上司西格班可不希望这件事发生,“她对他的计划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最终,西格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俗话说,对真理的追求凌驾于政治和个人偏见之上,这也许对某些人可以聊以自慰,可是这些‘真理’很少是纯洁而干净的,尤其当权和钱变成追求知识的重要资源时。”弗里德曼刻薄地评论说。
       在弗里德曼的笔下,诺奖的历史形象相当灰暗。“我们大致上都愿意相信,非凡的优异似乎是通过一个完美无瑕的程序选出,不受任何偏好或偏见的玷污”,弗里德曼写道,但现实世界远不是这样。
       哪些因素摧毁了诺奖的完美呢?简言之包括:1.规则的模糊:诺贝尔的遗嘱规定奖金颁给“在前一年中对人类的福祉做出最大贡献者”,但评定“前一年”的发现的重要性完全不可行,所谓“对人类的福祉做出最大贡献者”的描述很模糊,是指可应用的发明而不是那些“无用”的理论吗?2.对科学的偏好、偏见:早期瑞典的评奖者流行一种“实验主义”哲学,对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3.能力的欠缺:例如相对论对于评奖者实在是太艰深了。4.国家利益以及战争、外交等因素的影响:先是要照顾本地科学,然后是“每个诺贝尔奖都是一面瑞典国旗”的原则,一战、二战以及冷战都影响了诺奖的流向。5.个人恩怨:这一点阿伦尼乌斯的表现最能说明问题。6.奇怪的平衡原则。
       (文宜摘自2005年10月12日《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