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偏信则明,兼听则暗
作者:云 弓

《青年文摘(彩版)》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说,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话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但世界纷繁复杂,做任何事都会有两种以上的意见和选择,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全面,到处征求意见,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说理越乱,最终会不知所措。所以为人处世,理应当机立断,对待有价值的建议也应该力排众议,专心为之,若左顾右盼,优柔寡断,则可能会因瞻前顾后而坐失战机。
       偏信是有主见的表现。一个无主见的人才会在众说纷纭中不知所措,才会犹豫不决;偏信是兼听的基础,只有胸有成竹有所专注的人才能广泛地征求意见,才能通过兼听来避免一些失误,通过兼听使自己的主见得到完善。古往今来有多少昏君,由于不能偏信边关的大将,却一味兼听身边的小人,结果国破家亡,为后人笑。
       偏信是信任的表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君对将的信任和偏听;用之不疑,疑之不用,是上对下的信任。刘备三顾茅庐,关、张多有异议,但刘备并未兼听,而是偏信孔明,结果三分天下终有其一。岳飞进宫,赵构扶其肩而宠之,看似偏信,却又兼听秦桧,终折大将,使宋师连年受辱。事实证明,事成于偏而惑于兼。
       有了一只手表,我们就可以知道准确的时间,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反而容易惑于两者之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专稿)